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夫郎送我上青雲[種田] > 第19章 海神

第19章 海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兩大簸箕澱粉支在庭院正中,斜斜地已經鋪了些陽光。那團面筋換了清水,擺在陰涼處,可以随時炸制金球。

竈上冒出些熱氣,是早飯好了。

莊聿白揉揉肚子,不得不說飯香是最好的“早安吻”,不不不,最好的“早安”。

他找遍家中每個角落,就是不見孟知彰的身影。奇怪,一大早能去哪兒呢?等他看到虛掩的柴門,才想起後園子這茬事。

一身粗布短褐的孟知彰,正動用莊聿白昨晚看到的那兩條壯碩手臂,上下揮動鐵叉,将一坨坨半發酵的肥草從舊肥堆歸置到新堆肥。

袖口半挽,一絲不苟疊成一寸寬,熨帖地勒在緊實的手腕上,露出兩截蜜色手臂。晨光照上血脈贲張的皮膚,鍍了層質感堅硬的金色。青筋凸起,随着手中動作如遊龍弄水,攪動陽剛之氣。

莊聿白見過不少古希臘海神波塞冬的雕像,手持三叉戟,腳踏萬裡波,寬肩緊腹,赤·裸上身,肌肉線條勻稱,極力讴歌人類軀體的力與美。眼神吸魂攝魄,一派傲視群雄、睥睨衆生之态。

但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下,孟知彰就是他眼中完美無缺的海神再現。是穿着衣服的活海神,底色也更柔和敦厚。

活海神不僅給他做了早飯,幫他做好蝦片炸制準備,還一大早就來翻挑肥堆。真是個靠譜的兄弟!

穿越種田,有兄弟如此,夫複何求?

莊聿白急着走近些,一不留神差點一腳踩進苗圃。

昨天種下的菜苗已直挺挺站起來,個個支起葉片,陽光一照精神甚佳。

“醒了?”孟知彰揮叉的空檔看着莊聿白搖搖走過來,“看看這肥堆翻得如何?”

果然神明總是會給人帶來莫名的壓迫感,莊聿白輕籲半口氣,放開步子走近檢查肥堆發酵情況。

有一說一,肥堆狀态很不錯,說明碳氮配比、濕熱狀态、肥堆形狀都合乎要求,這讓莊聿白很開心,甚至有些得意。

他莊聿白馬上就能成為這個時空中掌管堆肥技術的神,大可以比肩此刻正揮着戰戟的海神。

貨郎張搖着撥浪鼓從通往北山的那條小路走來時,莊聿白和孟知彰已吃過早飯,正坐在院中石榴樹旁,将新做的玉片和金球往荷葉中打包。

昨天沒說玉片多少錢一包,貨郎張一夜沒睡踏實,聽聞賣8文一包時,他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玉片,真的賣8文?”

“是太貴了,8文不好賣?”莊聿白心裡一緊,“那依你看,咱定價多少合适?”

“這怎麼也要十幾文吧。”貨郎張将一包玉片掂在手上,“這一大包,我還要抽走1文,小郎君你真有的賺麼?”

“放心,咱都有的賺!”莊聿白拿出包好的10包金球和10包玉片,又散裝了小半包蝦片,“玉片第一次面市,大家沒見過,你先請他們試吃,喜歡了再買。”

“别看小郎君年紀輕,做事倒是極穩妥。”貨郎張接過來,對這個文曲星表弟滿心滿眼的佩服贊賞。

貨擔上早騰出一個專門空間,貨郎張将荷葉包一個個放好,還用漁網兜固定一下。好在金球玉片都不重,隻是這個滿中又滿的貨擔,撐得更像一座小山。

孟知彰拿出兩面簡易小旗遞給貨郎張,一字一句指給他看:“這是‘貨郎張’,這四字是‘金玉滿堂’,你插在擔子上當個招牌幌子。”

貨郎張愣住,一時沒反應過來。招牌幌子,那是店鋪商家才懸挂的東西。雖然一些遊醫蔔卦的,或大些的貨郎攤也支個幌子,那都算有頭有臉的。自己這個擔子是從父親那接過來的,沒成想到自己手裡,竟然也有幌子了!

他局促地從衣襟上擦擦手,忙上前鄭重接過去,“金玉滿堂貨郎張”,他試着小聲念了句,話一出口倒不好意思起來,像是新婚夜坐上婚床給自家那位重新介紹自己。

兩面小旗高高樹在貨架上,風一吹旗面招展,貨郎張的笑容也越發舒展。他從衣襟中掏出錢袋,心中默算,一包8文,20包160文。

孟知彰先同莊聿白交換過眼神,攔下貨郎張數錢的動作。

“玉片和金球一起,是筆不小數字,這些銀錢你自然能拿出來。隻是東西都是自家做的,費些功夫的事,沒必要讓你占着這麼多成本。你先去售賣,等收回來銀子再将本錢再一并給我們。這是琥珀提議的,知道張兄家馬上添丁增口需要用銀錢的地方多,才這般提議,莫要以為我們小瞧了張兄才好。”

文曲星一口一個“張兄”叫着,貨郎張聽得有些找不到北。給自己這麼好的營生,又送了招幌,還不讓自己占本錢,這……天下真有這樣的好事,還全落在自己頭上?

貨郎張隻覺心頭發酸,平時在街頭為賣貨總要有些“耍寶獻藝”的套路活,但那份機靈勁此時是一點也使不出來。眼下也沒有什麼好報答的,隻能默默記下這份恩情。

送走貨郎張,一時孟知彰也去了學中,帶上幾包金球和玉片。

院子靜下來,家中隻剩莊聿白一人,他将晾曬的澱粉塊翻了翻,轉身去了竈屋。桶中的蝦全撈出來,估摸也就一斤多。目前銷售前景向好,後方産能也要跟上。

莊聿白用上所有蝦,做出圓滾滾幾個面坯,也就是20包蝦片的量。最近大有哥在山中忙着,沒時間幫忙搞蝦,眼下得找個新的貨源。

熱氣翻騰,粉嫩嫩面坯從沸水中出浴,一根根放置在陰涼處風幹。

家中面粉也見了底。正當莊聿白在竈屋翻找是否有更多糧食時,“嘩啦啦,嘩啦啦”柴門響了。

莊聿白接出來,是一位三四十歲的婦人。一身粗布長襦幹淨整潔,頭發用布巾包着,斜斜插了支素色銀钗。

“你是琥珀吧?我是懷仁的娘,就是前幾天來送絲瓜那小子。方才遇到知彰,他說你在家,我忙完手上活計就過來了。有件事找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