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賀家熱鬧極了。
小院裡堆滿了各式年貨,有的是賀明國單位發的,有的是賀明軍用電子表和人換的,還有的是賀明珠在大集上和農民買的。
從水靈靈的大白菜,到紅通通的蘋果,再到凍得硬邦邦的豆腐豆皮,角落裡還堆了幾壇農家自制的大醬和辣醬。
整條的鯉魚,去毛的生雞,滾圓的豬腿,以及半扇羊肉,通通都挂在牆上,以防野貓偷吃。
賀家這個年過得相當豐盛,也相當安穩。
賀明珠提前将錢還給了幾家催逼最緊的債主,對方拿到錢心滿意足,又見賀家幾個孩子日益出衆,個個有本事,特别是賀明珠,有能力又有手腕,日後還不知是怎樣一番光景。
世人多有慕強之心,見他弱便輕蔑踩一腳,見他強又殷勤湊上來。
因此,即使沒能一次性還清所有債務,賀家也能得以安心過年,不必擔心大年三十有人堵門要債,更不用擔心吃得太好被人說三道四。
正月這幾天礦務局全體休息,礦上隻有寥寥值班人員,按慣例這時食堂會往井下送餐。
賀明珠便停了生意,專心準備過年。
她在廚房忙得不可開交,試圖用有限食材做出一桌大餐,兩個大竈和一個爐子上都坐上了鍋,在火舌的舔舐下咕噜噜往外冒蒸汽。
賀明軍幫妹妹打下手,不知他是從哪兒學來的,堅決不讓她碰冷水,壟斷了前期處理食材的工作,又洗又削又切,忙得腦門冒熱氣。
賀明國也沒閑着,家裡的收音機拿去抵債了,暫時沒錢也沒工業票再去買個新的,他索性買了零件,自己從頭開始攢收音機。
他每天從睡眠時間中偷出幾個小時,擺弄一桌子的零件。
最開始是礦石收音機,不用接電源也不用裝電池,安裝好天線,戴上耳機就能聽廣播。
但礦石收音機隻能供一人使用,而且還要在天線上安裝避雷針,免得一個雷劈下來炸了機器,更炸了聽力。
賀明軍就又琢磨起半導體收音機。
他高中沒上完就下鄉插隊去了,而且當時已經亂起來,高中已經顧不上教授知識,他沒學到什麼。
半導體收音機的結構要比礦石收音機更複雜,土法子不頂用,賀明軍就找人借了無線電方面的期刊雜志,自己摸索着制作。
零件不算便宜,他就從自己吃穿上擠錢,擠一點出來錢就買一個零件。就這麼一步一步的,收音機的雛形初見端倪。
但最關鍵的晶體管太貴,而且經常沒貨,賀明國買不到,收音機自制的進度條被迫卡在終點前。
賀明珠知道大哥在攢收音機,就時不時去看一看小屋桌子上擺着的半成品收音機。
當注意到半成品已經很久沒變時,她意識到可能是出現什麼困難了。
然而,賀明國在弟妹面前一直是一個強有力的保護者形象,不願意将問題擺出來,更多是自己默默解決後再輕松說一句這沒什麼。
他不說,賀明珠也不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