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務局是烏城煤礦的人對烏煤辦公大樓和機關單位所在核心區域的稱呼。
這兒有醫院,有學校,有公園,有百貨商場,還有國營飯店和招待所。
相比于荒涼偏遠礦山周邊的礦工家屬區,也就是後世的棚戶區,礦務局要繁華熱鬧多了,寬闊的馬路上車來車往,過街天橋直通百貨商場,一排排整齊伫立的五層樓房,玻璃在反光。
賀明珠推着自行車,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地方,大冬天的出了一身汗。
她把車停在一電廠家屬區門口,将鐵皮桶從車上取下來,擺好瓦楞紙牌子。
“走過的路過的,瞧一瞧,看一看,肉湯澆汁土豆泥,兩毛錢一份……”
全礦務局的廠礦中,除了煤礦,就屬一電廠的效益最好了,聽說發電不留本地,直接輸送北京。工資高,福利也好,而且不像下井那麼危險,礦務局的人都削尖腦袋想擠進去。
賀明珠考慮到這一點,才将擺攤的地點選在了一電廠家屬區。
這會兒正是中午下班的時間點,家屬區門口人來人往。聽到賀明珠的叫賣聲,就有人過來瞧瞧。
“小姑娘,你這賣的是什麼?怎麼做的?”
說話的是個中年婦女,拎着一兜子飯盒,眉眼精明。
賀明珠掀開桶蓋,向對方展示,“土豆和棒骨一起炖,炖好後撈出棒骨,裡面有肉有土豆,特别好吃,您嘗嘗?”
中年婦女說:“行,那你給我來點嘗嘗。”
賀明珠從桶裡舀出一點,盛在幹淨碗裡遞給對方。
中年婦女端着碗,毫不客氣吃得幹幹淨淨,品品味,說:“東西還将就,你也太摳了,就給這麼一點。”
賀明珠也不生氣,收回碗,笑眯眯地說:“姨,您要買的話,我肯定給您多打點兒。既然嘗的好,那您來一份呗?”
中年婦女依依不舍地遞回碗,舔舔嘴,說:“你這也太貴了,兩毛錢都能買一斤半土豆,你這一份有一斤半嗎?”
賀明珠依舊笑眯眯的:“姨,兩毛錢一斤半買的是生土豆,還得做熟。我這是現成的,買回去就能吃,而且還有肉呢。雖然一份沒有一斤半,但重量也有一斤左右了。”
中年婦女找不到反駁點,一時為難起來。
走吧,剛才吃得還挺香,确實還想再吃點;不走吧,花兩毛錢買份土豆泥,有點超出她的預算了。
賀明珠看出她的糾結,就說:“姨,你要是自帶碗,我還能給你再多打點。”
中年婦女聽到這一句,立刻就說:“你說的啊,我現在就回去取碗。”
她家離得不遠,很快便取了一隻大海碗回來。
賀明珠也如約給她打了一大勺的土豆泥,裡面還摻了不少肉。
桶蓋掀開,熱騰騰的香氣冒出來,周圍人見有人第一個買了,便也湊過來要買。
賀明珠一邊收錢,一邊打飯。雖然時不時有人要讨價還價,但因為買的人不算多,還忙得過來。
生意不好做。
一電廠的職工對高熱量食物的需求沒有煤礦工人那麼大,收入也沒有下井礦工高那麼高,因此,即使吃過的人都說好吃,但願意掏錢買的人還是寥寥無幾。
兩個多小時過去,還有小半桶的土豆泥沒賣出去。
從出門到現在,賀明珠在室外待了三個多小時,凍得手腳都麻了,不住地原地蹦跶取暖。
她想把手放在鐵皮桶上取暖,結果發現桶身冰涼,一點熱乎氣都沒了。
眼見下午上班的人騎着自行車陸陸續續走了,再待下去也賣不完,賀明珠決定收攤回家。
她抱起桶,試圖将其放在自行車後座上。
大概是在室外凍了太久,手上有點沒力氣,桶又沉,賀明珠沒能一下固定住,松手就要砸桶,這下僵在那了。
這時,忽然有人喊她的名字。
“賀明珠同學!”
話音未落,說話的人跑過來,雙手扶住鐵桶,輕松一擡,就将賀明珠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謝謝……”
她看清來人,不太确定地說:“孫向前?”
男生長得極清秀,少年氣十足,像顆修長的青竹,在這個粗犷的工人社會中,格格不入。
他腼腆地沖賀明珠笑了笑,明明之前喊人的是他,但現在不說話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