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蘇葉輕輕抿唇,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婉又自信的微笑,聲音輕柔卻清晰地說道:“我們這家酒樓後廚有一套獨特的管理方法,後廚的廚娘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參加專門的廚藝培訓課程,在那裡,她們會學到新的菜品做法和烹饪技巧,而且,我們所用的食材都是直接與周邊的農戶采購的,這樣一來,端上客人餐桌的每一道菜,都是帶着田間地頭的新鮮氣息,口感自然也是絕佳的。”
徐向松聽到“廚娘”二字時,不禁輕輕挑了挑眉,眼中滿是驚訝之色,重複道:“廚娘?居然是女的?”
在他過往的認知裡,自己行走于各個城市,在外面所碰到的酒樓大廚清一色都是男子。
在那些酒樓裡,女子大多隻是在後廚的角落裡,默默地洗洗菜、刷刷鍋碗,做些打下手的粗活,根本沒有機會站在竈台前掌勺做菜。
林蘇葉神色十分自然,眼神堅定且明亮,她雙手交疊放在身前,不緊不慢地解釋道:“在我們這酒樓裡,廚子是不分男女的,廚藝這門手藝,可不會因為性别而有高低之分,在我們這兒,誰的手藝好,誰就有資格主廚,我們看的是真本事,而不是性别。”
她微微偏頭,眼神中帶着一絲回憶,接着說道:“我也招了不少男子來後廚幫忙,他們大多擅長做面活,像拉面、擀面皮這些,都做得十分出色,不過在炒菜方面,火候和調料的把握還需要多練練,還得積累更多的經驗才行。”
飯飽喝足後,兩人繼續在城中閑逛,一直到午時才回到林府。
此時林儒也睡醒了,他揉着有些酸痛的肩膀道:“怎麼樣?”
徐向松一臉滿意,臉上洋溢着興奮的神情,他拍了拍林儒的肩膀,說道:“老林啊,咱們日後可能要長期打交道了,我可是充滿了期待啊!”
一旁的林蘇葉輕笑着,她解釋道:“徐世伯想着将青松縣與他管轄的江南一帶聯系起來,實現互通互利,達到共赢的局面,咱們青松縣有獨特的物産和資源,而江南地區商業繁榮、交通便利,要是兩者結合起來,那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林儒聽後,不由得朗笑起來,那笑聲爽朗而豪邁:“如此自然是極好的!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咱們青松縣一直盼着能有這樣的發展契機,要是能和江南互通有無,咱們縣的百姓日子肯定能越過越好。”
徐向松看着林儒,突然指着他調侃起來:“老林啊,年前你在朝堂上可太過謙遜了,當時各位同僚都覺得你青松縣窮酸不堪,就連聖上都不忍心質問你,你看看,現在青松縣發展得這麼好,我看你事後怎麼向大家交代啊。”
林儒的笑容頓時滞了一下,臉上閃過一絲尴尬,但很快他便強撐着,故作輕松地說道:“這有啥交代不交代的,比起京城和你們江南那些繁華的地方,我青松縣的确窮苦。不過咱們縣的百姓們都有奇思妙想,大家齊心協力才慢慢有了現在的改變。這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能有啥好說的!”
徐向松無奈地搖了搖頭,眼神中卻滿是理解與欣賞:“行了,我還不知道你。你就是太低調了,不過我知道你心裡對青松縣的發展肯定有自己的規劃,這次咱們合作,我相信青松縣肯定能更上一層樓。”說罷,他拱了拱手,臉上帶着幾分急切又滿是期待的神情,真誠地說道:“此次青松縣之行,于我而言那真是受益匪淺,我需要立馬回江南,緊鑼密鼓地安排合作事宜,就不多留了。”
林儒皺眉,關切到:“這麼着急?怎不多留幾日?”
徐向松緩緩摸着胡須,目光中滿是感慨與決心,語重心長地說道:“今日在這青松縣走了一遭,對比之下才驚覺,我那江南之地的百姓的确貧富差距太大,富者高樓林立、酒池肉林,貧者食不果腹、居無定所,若能趕緊像你們城内一樣,讓百姓都過上富足安穩的日子,那我也不枉為官一世,能在這為官之路上留下些實實在在的功績。”
林蘇葉一臉認真,眼神堅定而明亮,她用力地點了點頭,說道:“咱們兩城共同攜手,一定可以,江南與青松縣各有優勢,隻要我們取長補短、相互扶持,必能開創出一片繁榮的新局面,等世伯下次來,水泥路應當已經全部鋪好,到時候我帶世伯去各村走一走,您會看到那煥然一新的景象。”
徐向松爽朗地大笑起來,毫不猶豫地爽快應道:“好!我就等着下次再來,看看這青松縣的新模樣,也盼着咱們兩城合作能早日結出豐碩的果實。”
送徐向松走後,城内也飄起了小雪,林儒與林蘇葉并排站在街旁,雪花緩緩落在他們的肩頭、發梢。
他們靜靜地看着城内景象,林儒看着眼前這熟悉又陌生的縣城,心中滿是感慨,他輕輕拍了拍林蘇葉的肩膀,說道:“葉兒,這一年你辛苦了。”
他沒想到他不過出去一年多時間,城中居然改頭換面,曾經狹窄泥濘的街道變成了寬闊平整的水泥路,曾經破舊不堪的房屋變成了整齊漂亮的新建築,曾經滿臉愁容的百姓如今也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這一切的變化,都離不開林蘇葉的努力和付出。
林蘇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眼中閃爍着欣慰與自豪的光芒,輕聲說道:“爹,我終于做到了。”
林儒伸出寬厚而溫暖的大手,輕輕揉了揉女兒那如瀑布般柔順的頭發,他的眼神漸漸變得悠遠而深邃,思緒不自覺地回想起女兒八歲那個冬日。
那一天,凜冽的寒風如刀子般割着人的臉,整個青松縣都被一層厚厚的寒意籠罩着。
林儒帶着女兒來到了城門處施粥,城門外早已聚集了一大群衣衫褴褛的百姓。
他們一個個面黃肌瘦,眼神中滿是疲憊和對生活的無奈,在那冰冷的城牆角落,百姓們穿着破破爛爛的麻衣,緊緊地蜷縮在一起,仿佛這樣就能抵禦一些刺骨的寒冷。
林蘇葉站在林儒身旁,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又憐憫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隻見百姓們小心翼翼地接過那一碗毫無味道的白粥,仿佛捧着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他們有的嘴唇幹裂,卻舍不得大口喝下去,隻是輕輕抿一小口,那滿足的神情仿佛這口粥能驅散所有的寒冷;有的則是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大口,滾燙的粥順着喉嚨流下,讓他們忍不住打個哆嗦,但臉上卻滿是珍惜。
林蘇葉看着這一幕,小小的身子挺得筆直,一臉堅定地擡起頭,對林儒說道:“爹,青松縣有一日一定能讓百姓不愁吃不愁穿,有遮風避雨之地,臉上不再是一臉愁苦和對未來的麻木。”
她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在這寒冷的空氣中回蕩,仿佛帶着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林儒當時看着女兒那稚嫩卻又充滿決心的臉龐,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欣慰的是女兒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心懷天下蒼生的胸懷,感慨的是這看似簡單的願望,在這亂世之中,想要實現又談何容易。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幾年過去了。
如今的青松縣早已煥然一新,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百姓們穿着整潔的衣裳,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農田裡莊稼茁壯成長,倉庫裡堆滿了糧食,縣城裡還新建了許多房屋,讓每一個百姓都有了溫暖的家。
林儒回過神來,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兒,眼中滿是驕傲和欣慰。
他輕輕拍了拍女兒的肩膀,輕聲道:“是啊,你已經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