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行路慢且難,由于泥土路的路面不平整,遇到坑窪或較深的洞穴時,車子可能陷入其中,這不僅會增加行車的難度,還容易損壞車輪。”
“其三:舒适感,路面的不平整會導緻車輛颠簸頻繁,有時候坐馬車走一截路能颠地頭暈眼花,不去走路來的輕快。”
“當然,走路也不舒适,不光鞋面,經常褲腿都被泥土侵濕,最主要的是,青松縣衙想讓縣下所有村落都密切結合在一起,但如今縣和村、村和村之間的路都太難走了,不是山就是坡,路面又是沙泥路,所以縣衙想改變這一局面。”
老魯摸着下巴:“想不到你們縣衙居然還能有如此想法,甚好。”
張天石扯了扯嘴角,冷哼道:“憑青松縣衙就想改變?異想天開,有那功夫不如想想怎麼提高産量,讓百姓吃飽飯吧!”
要知道,修路,他們還想這麼大面積的修,沒幾百上千兩銀子是不可能的,但青松縣衙拿的出來?
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不可能!
林蘇葉并沒有反駁:“單憑縣衙,的确有些難度,所以年前縣衙派人去了一趟所有村落,将修路一事告訴大夥,讓修路時,修到他們村門口後他們能讓村裡勞動力都來幫忙,大夥都答應了。”
“而且我也了解了目前每個村子裡的田地情況和收成量,我們下一步肯定會想辦法改變的,但我始終堅信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隻要路是四通八達且平整易走的,我敢保證,那個村子是不會窮到吃不飽飯這一步的!”
“要想富,先修路…”老魯在嘴裡重複一遍,越想越覺得合理,他一拍張天石的肩膀:“老張!這丫頭說的在理啊!咱們久居青松縣地皮,也屬半個青松縣人,此次人家求上門來,你不過舉手之勞,幫也就幫了!”
張天石被他大掌一拍,疼地眉毛一皺,聞言冷聲道:“你以為這路說修就修的?又要寬廣四通八達又要時時刻刻都好走?說的容易,可用什麼修?哪有這種道路?”
林蘇葉微微笑道:“這就是我今日來找前輩的原因了。”
老魯疑惑:“什麼原因?”
林蘇葉從袖子中掏出一張宣紙,展開道:“我在一本古書上見到了一種方法,說有一種名為‘水泥’之物,可以用來修路,這水泥幹燥之後堅硬無比,不懼風雨侵蝕,能夠長時間保持道路的平坦。”
張天石瞪大了眼睛,一臉狐疑,顯然從未聽聞過此等事物。
老魯則好奇地湊過來:“水泥?是何物所緻?”
他看向宣紙上所記錄的東西,眼睛逐漸睜大,冊子裡詳細記載了一種用碎石混合特殊黏合劑鋪成的道路,他邊看邊啧啧稱奇:“能想出此法的人真乃奇才!”
林蘇葉将宣紙遞給張天石,張天石接過,仔細看去,越看眉頭皺的越緊,但是眼睛卻明亮了不少。
張天石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雖說看起來可行,但具體操作起來恐怕不易,這材料配比、施工工藝都需仔細考量。”
依舊沒有她說的那麼簡單。
林蘇葉點頭:“自然需要小面積實驗一番,如果可行,此物不光能用于修路,還可用于修建城門城牆和軍營外圍,包括房屋修建都可用此物,我相信建好之後肯定沒有外敵能破!”
聞言,老魯和張天石下意識地對視一眼,他們跟着行軍打仗多年,顯然知道其中好處。
老魯率先打破沉默:“我覺得這丫頭說得有理,這水泥若是真如所說那般神奇,對咱們軍營甚至整個兵部都大有裨益。”
特别是對邊關的将士,要是真是堅不可摧,那将邊關城門城牆重修,豈不就能保城内百姓安全!
張天石謹慎問道:“你說的小面積試驗,這材料從何而來?我們軍中物資雖有一些儲備,但若是按照這紙上所說用量可不小。”
林蘇葉早有想法,淡笑道:“回前輩,縣衙早已收集到大量碎石,且還在與其他縣聯系尋找,至于那特殊黏合劑,我家中有位長輩略通些煉丹之術,他研究出一種類似的配方,雖不敢說完全相同,但應能起到相似效果,材料方面我想應能解決部分。”
張天石微微颔首:“即便如此,這試驗場地選在哪也是個問題,總不能就在城中大道上直接動工。”
林蘇葉笑答:“城外有片荒地,本就是縣衙無用之地,那裡地勢較為平坦,用來做試驗場地再合适不過。”
老魯拍手稱贊:“好!既然如此,我們二人便助你一臂之力。”
張天石雖還有疑慮,但看到老魯的态度,又想到若真如林蘇葉所言成功後的諸多益處,抿了抿嘴道:“我一會要先向大将軍禀報一番,如他同意,那便試試吧。”
林蘇葉心中大喜,連忙行禮緻謝:“應該的,小女先替青松縣百姓謝過二位前輩!”
其實如果她不怕麻煩的話,完全可以将此事交給府中的工匠石叔,但是有兩個原因讓她猶豫了。
其一:此事不是林府想做就能做的,她一早想把軍營“拉下水”,到時就算其他縣眼饞,有一些小動作,那軍中有人替她撐腰出頭,就算鬧到皇帝面前她也有些底氣。
其二:石叔年紀大了,加上身體不好,平日在府裡給她小打小鬧做些東西可以,但水泥的制作肯定會一宿一宿的熬,石叔又是憨厚老實性子,有點不舒服也不在意,她擔心石叔為了給她做出水泥,熬壞了身子。
其三:她也想看看朝中的人是否真的有些本事?畢竟在眼前的人才,不用白不用不是?反正這些什麼水泥、火藥最後都要上交朝廷,她先用人來給自己實驗實驗也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