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随時要人陪着,新時代了,李煦當然說的不是找兩個傭人給她端茶送水,而是——同事。但永安堂窮得房梁都掉漆了,還有錢招工嗎?
李煦希望祝如意自己碰壁迷途知返,而不是他去做判官。
但祝如意根本來不及多想,最後一條她爸說得她孝心都長出來了,别說三個要求,十個她也答應啊,點點頭,道:“八點就八點,誰稀罕上班?”又靠着他笑:“爸爸,你放心吧,我不會丢下你一個人的。”
在門外拖着小闆凳邊偷聽的祝老頭指手畫腳地跟方老太說:“我的天,這兩個兔崽子輕描淡寫就把鐵飯碗給砸了!不行,我不答應!”
方老太把炖爛的耙雞爪在紅油裡過了一遍,哼道:“你不同意有用嗎?一個退休老頭兒,也不管錢也不管賬的,連廣場舞都不會跳,你說話,有用嗎?誰聽?”
祝老頭是法醫,這行在他那個年代找媳婦難如登天,何況方老太還是個很受歡迎的婦産科醫生,為了娶到媳婦,祝老頭早就說了,婚後一切都聽方老太指揮。
這麼多年在家裡還真沒人聽他的,但打人不揭短,祝老頭聞言差點沒喘上氣,可又不敢發脾氣,憋了半天,他又湊過去窩囊地問:“難道真讓小兔崽子辭掉工作過去搗鼓永安堂?那店在大兔崽子手裡也沒掙幾毛錢,讓如意過去,以後咱們家還不得喝西北風?”
“管不住的,迷路的那個咱們沒管住,裡頭這個怎麼管?”方老太心裡有數,孩子下了決心,要跟孩子對着幹,那可就小事化大了,“小李也有譜。”
祝老頭其實覺得家裡就他老人家有譜,可家裡實在沒他一言定江山的份,于是隻能愁雲慘淡地對裡邊開口:“如意,出來吃飯了——”
祝如意出去後被塞了半個雞,兩隻粽子,晚上吃了健胃消食片還是到一點多才睡着。
産權交接要跑不少地方,祝如意也并不是火急火燎地想要永安堂,她隻是想替李煦分擔一些責任,接下來幾天就先趕在六點準時發了辭職郵件和微信給備注——“周末暫停拯救世界的王哥”,打算等他同意之後再抄送各部門等待處理。
鐵飯碗的好處就是天大的事也要留在工作日幹。周五下午五點五十九很多人就拒絕工作了。
果然,這條來自六點整的消息,王哥看都沒看就設置成未讀開始咧嘴刷短視頻。
趁着周末,祝如意先把永安堂清點了一遍。
永安堂在小區的東門口子上,對面是一個小公園,俗話說日出東方,正對着東方,又沒有遮擋物,那麼在東門口開店面,隻要請人調整一下風水就會财源廣進。
大部分占據此地段的居民都會開超市,再次也是個小賣部,而幸福小區在這裡開了個香燭店也算一朵奇葩了。
或許因為小區住的都是醫屬,錦花市醫院又是甲等醫院,占地大設備好,每天死的人也多,醫院有些得了重病的病人也會提前在周圍的殡葬店逛一逛,有的姑娘還會斥巨資提前六十年給自己定制滿鑽爆閃骨灰盒,隻是那些店大部分都集中在一條街上。
耳濡目染,居民對殡葬行業并不抵觸,當然,裡邊也有少部分人像吳老太一樣對此有自己的見解。
總體來說,永安堂并沒有受到很多歧視,它不賺錢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活得太低調了,一切現代化的商業行為通通不進行,導緻除了小區附近的居民之外很少有人知道這裡還有一家香燭店。
祝如意把賬快速浏覽了一遍,因為李煦不讓她過多插手永安堂的事,而他又是個很聰明的人,所以祝如意當真對店鋪了解得并不深,也是到這個時候,她才發現永安堂樸素得連網店都沒有,甚至客戶來往依然還用着座機。
她深深地震驚了。
店鋪的流水也很簡單,祝素秋不在的十六年間李煦隻賣手工做的元寶和他親自裁開的黃表紙,那種億元鈔票都不賣。不過李煦的手工賣得很貴,元寶一個一塊,黃表紙十元一刀。
可能因為李煦長得帥,可能這地方風水真的不錯,這麼多年元寶和黃表紙竟然一直有人買,雖然買的人不多,但也勉強能夠打平每月一千五的開支。
賺到一千五之後,李煦當月就不會再動手。看來看去,祝如意都覺得永安堂的窮是應該的。
問題是李煦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他要求祝如意賺錢把日子過好……
那要怎麼賺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