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就沒有什麼别的法子了嗎?”妻子問:“之前你拍電影時投資的那些人,要不要找一找……”
話未說完,陳成榮的臉色就黑沉下來,立馬道:“不找,都是他們把我的電影給毀了!找也沒用……之前那件事情我們鬧得不歡而散,和徹底翻臉沒什麼區别,現在彼此都沒有聯系,還找什麼找。”
其實陳成榮早已經背地裡找過,但若結果是好的,那麼他此刻就也不必發愁了。
他打電話過去,低聲下氣的求人投資,可對方卻提出他不想要接受的要求和條件——再次往他的電影裡塞人。
陳成榮想都沒想,壓制不住脾氣,當場就罵了回去,這樣怎麼可能拉來投資。
可當他一挂斷電話後,他就忍不住有一點後悔了。
不過又想起之前鬧出的事情,這一點後悔便馬上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成名早,年紀輕卻才華橫溢,一路走來從不缺少鮮花和掌聲。
他對待電影、對待劇本就像是對待他自己的孩子,甚至可能他對待孩子都沒有對待電影拍攝來的精心。
他挑選的劇本是精益求精,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更是細緻周到,格外的嚴謹,大到場景的布置,小到演員的妝容、一句話乃至一個字的台詞,他都要時刻的盯着,稍有不對就得重來。
曾經有一次電影場景的布置不符合他心中的預想,他甚至去親自搭建,還把手給弄傷了,可搭建出來的效果卻令他滿意無比。
如果演員的妝容不合格那就重新再畫,若還不合格那就換化妝師,直到畫出他心中滿意的效果才行。
他對自己要求嚴格,事事仔細,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對别人也是如此,還猶有過之。
所以有不少合作過的演員都在背地裡說他脾氣古怪,難以相處,但也不得不承認陳成榮是有本事的,正是因為如此,他導演的每一部電影才能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曾經有一部電影投資的很少,卻在上映後獲得超高的票房,靠着觀衆們的口口相傳,自來水效應,這部電影火了、爆了,也成功将陳成榮的名字推上巅峰,令他的名聲高漲,到哪裡都被尊稱一聲陳導。
就連路人都說隻要是陳導出品的電影必有保證,隻要是陳導導演的電影,他們必須會去電影院支持。
陳成榮這個名字已然成為了一種口碑,一種拍電影必火必好看的象征。
單單就是沖着這個名字,這個電影怎麼樣,他們高低都得去看看。
那時候陳成榮春風滿面,簡直到了人生巅峰的時刻,贊助投資不用去拉,就會有老闆揮舞着鈔票找來,演員不用去找,就會有無數想要拍攝他電影的人上門自薦,幾乎各方面都到了絕好的地步。
所以陳成榮當時意氣風發、信心滿滿的打算籌拍一部自己精心打磨已久的劇本,這電影還是沖着拿獎去的,消息一出,盡管還不曉得劇本是什麼樣子,就已經有不少資本下場要投資這部電影,還有不少演員向他投遞簡曆、自薦、甚至寫信和拍攝小視頻發給他希望求得一個機會。
那時候陳成榮滿心滿眼都是他的作品,力求将每方面都做到最好,于是資金就必不可少的使用更多。
但就當他準備好一切,躊躇滿志的開拍時,資本卻開始塞人了,有男有女,還要求加戲,要求在他的電影裡占據一個重要的戲份,他不同意的話就撤資。
當時不止一個資本這麼要求,劇組成立、電影都開拍了,不能随意停止,否則就是違約,更何況劇組裡還有一大幫子人等着吃飯,以及演員的檔期等等問題。
陳成榮有傲氣,根本不想妥協,心想大不了你撤資就撤資,他再重新去拉别的投資,可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他以外,他們一家人的車禍就發生在這個時候,一瞬間他焦頭爛額,急需用錢。
一方面是電影的拍攝,一方面是處理父母的喪事、照顧還在醫院裡的妻子和女兒,他傷心痛苦、還疲憊不堪,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哪有心情再去計較資本塞不塞人的問題。
而且他還要借錢給妻子女兒治病,于是開始了劇組和醫院兩邊的輾轉。
他一邊來往醫院一邊找空隙進行拍攝,可是拍攝中途妻子一度病危,令他徹夜難眠、擔憂不已,困苦難言,這種情況下電影怎麼可能拍得下去。
最後,陳成榮隻能将拍攝電影的重任暫且交給了當時的監制,并叮囑他絕對要看好劇組的人員,盯着演員的演技,讓他們不要随意的增加劇情和戲份,一旦有人起小心思的話,就趕緊去醫院告訴他。
監制當時在陳成榮的面前答應的挺好,可等他一走就不是那樣了,他當家做主起來,被資本收買,瞞着陳成榮暗自改劇本、加戲,還在陳成榮在照顧妻子期間打電話過來時擔保說一切正常、無事。
之後,妻子脫離危險,陳成榮想要回去繼續拍攝電影,卻突然發現沒有人聽他的了,劇組裡隻聽監制的話,不認他這個導演,大家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甚至改劇本的事情連一個告訴他的人都沒有。
可想而知,這部電影毀了。
但電影上映,導演的名字卻還是他。
于是那個時候,他被罵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