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甄兒……”皇甫文智收回手,最後深深的看了一眼床榻上用白布罩着的身影,“交代下去,一定要好好辦後事。”
“是。”
“朕記得,你是賈家的?”皇甫文智看着一身戴孝的元春。
“是。”元春依舊低頭跪在一邊。
“你,很好。”
因着太上皇的念舊情,以及皇上皇後的一片孝心,甄太妃的後事辦的轟轟烈烈,凡是诰命都得進宮守制,也停了宴席音樂等,宮裡自然也停了上書房的課。
崔鳳儀正在這個檔口帶着女兒進京,因是诰命之身,也得每日進宮,府内沒人照管,因此便請了黛玉暫住,幫忙陪伴女兒鄭新月,并打理家中事務。
鄭新月自小喪父,母親因着跟鄭家衆人不太合拍,經常不在鄭家,她在崔鳳儀身邊呆的時間并不多,因崔鳳儀個性比較強勢,鄭家祖母等人又經常埋怨崔鳳儀害死了她母親,說崔鳳儀不喜歡鄭新月等話,因此鄭新月對着崔鳳儀一直懷着濡慕,但又不敢靠近。
鄭家作為荥陽的世族,曆經幾朝,詩書傳承多代,前朝戰亂和災害四起,鄭家明哲保身躲在後面,并未過多參與當朝皇家的權利更疊,在新皇上位後,因着兒媳崔鳳儀和新皇皇後的姐妹關系,将鄭新月主動送進京,希望她可以成為八公主的伴讀,卻因為黛玉而未能成行,又将人召回。
雖然鄭新月心知不能怪黛玉,但是見母親那麼重視黛玉,經常給她寫信,且幫她斡旋,鄭新月心裡終究有些在意黛玉。
因此此次跟随母親進京後,見母親急匆匆的就要出門,還安排了黛玉來陪自己,便鼓起勇氣道,“母親,我不需要麻煩人陪。”
“不是特意麻煩來陪你的,太妃薨了,各家女眷都要進宮,黛玉她在她外祖家,賈府上下沒有個拿主意的,亂糟糟的,恐有其他事情,所以将她接來。”崔鳳儀看着自己慣來有些怯懦的女兒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心下寬慰,因此解釋道,希望女兒不會覺得是自己小看了她。“你幫我照顧好黛玉好不好?”
“好的,我會照顧好黛玉姐姐的。”鄭新月道,心下更覺得母親更喜歡黛玉,不由有些失落。但是秉承着要完成好母親交代的任務,便又打起精神在自己院中選出最舒服的房間,等着黛玉住進來。
黛玉帶着紫鵑來了後,崔鳳儀交代了幾句便匆匆離開了,隻留下鄭新月和黛玉兩人。
“黛玉姐姐,這個房間是為你準備的,你看看喜不喜歡,要是不喜歡再挑其他的房間。”鄭新月帶着黛玉走進院裡介紹道。
“新月妹妹有心了,隻是我更喜歡隔壁房間門前的那叢竹林,可否讓我住那個房間呢?”黛玉經過八公主得知了自己搶了鄭新月公主伴讀的名額,心裡原本就帶着幾分歉意,因前期經常出入崔府置辦,更是一眼就看出了鄭新月留給自己的房間是最好的,對于這個小妹妹就更加充滿愛憐。
“姐姐喜歡就好。”鄭新月點點頭,她之前并未與黛玉打過交道,現下見黛玉在詩書上頗有許多見解和靈性,待人又極是真誠,兩人倒是日益親近起來。
黛玉在鄭府住下後,雖然未再進宮念書,但是每日裡卻比之前還要繁忙,白日間處理着鄭府的事務,并教導着鄭新月管家理事的經驗,鄭新月之前在荥陽帶着,雖然接受過類似的教育,但是因着當家的是嬸嬸們,并未實際觀摩或上手的機會,當下受益許多。
除此之外,黛玉口裡還偶爾會說到外面的事情,尤其是晚間跟母親會經常讨論。這些是鄭新月未曾接觸過的世界,更是鄭家長輩們一直诟病母親,并拒絕母親親自教養她的原因。
但是此時,鄭新月在一邊聽的十分認真。
“老師,那箱子東西,我拿回來了。”黛玉問道。
“我聽說這箱子東西在甄太妃手裡,你怎麼拿到的?”崔鳳儀疑惑的問道,她之前一直待在荥陽,很多事情在書信裡并不方便解釋。
“賈雨村拿到的,并不知真的。那是父親留下的障眼法。”黛玉垂下眼眸,想起自己冤死的父親。
鄭新月見黛玉有些傷感,坐到黛玉身邊,握住她的雙手。黛玉感激的看了她一眼,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