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語對于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沒有太多想法,隻要能票房回本她就知足了,也不追求什麼藝術性,也不追求得獎什麼的,畢竟電影的試錯率不怎麼高,一旦第一部撲的太狠隻怕就沒有下一部了。
所以這種通俗的劇本就很不錯,這個内容雖然俗氣但是大衆,隻要不出太大的問題回本的自信暮語還是有的。
不過這個劇本來路比較特别所以現在隻有劇本沒有導演,後續的一切都需要他們自己搞定,杜蘭最近就在忙活這個,不過不太順利,畢竟杜蘭是經紀人不是制片人,光靠一個劇本想請來合适的班底難度比較大。
要是拍出來玩玩還好說,但是想正常上映就不容易了,每年拍出來的片子那麼多能正常上映的其實數量也不多,光是搞定院線就已經千難萬難,這沒個熟悉流程的人操作真的不行。
杜蘭是準備靠劇本跟暮語的熱度先吸引個有點名氣的導演,有了導演那麼剩下的事兒就都有人幹了,電影這一行導演的話語權非常高,若是有個靠譜的導演對劇本有興趣那麼自然會吸引來其他方面的人才完善劇組。
甚至大導演隻要放話願意拍哪部劇投資商都會自己上門,更不用說後續的院線排片問題,不過這樣的大導演也就那麼幾個,暮語讨厭的許連山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這幾年許連山也達不到自己以前的水平了,但是願意買賬的人依然不少。
不過杜蘭在找導演這一步就卡殼了,不是這個劇本不好而是電影圈的人依然不願意給暮語機會,就算她現在在電視圈已經很優秀了電影圈依然不買賬,暮語背靠大公司倒是可以靠着公司演個小角色試水。
但她偏偏是個體戶,個體戶想靠自己拉起一部電影的拍攝那真的很難,而電影圈有點知名度的人也都不想得罪圈子裡的前輩。
就算暮語現在看着商業價值極高又有大批粉絲他們也不敢賭,畢竟電視劇演員演電影翻車的實在太多,憑他粉絲再多也拉不起路人盤,電影票可是要實實在在掏錢買的,誰知道那些粉絲能支持幾張。
若是成了還好,若是不成那可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既掙不了錢還得罪許連山那個圈子,要知道電影圈的資源其實一直都是被那些固定的人壟斷的,也就偶爾能有那麼一部跟那個圈子無關的電影火一把。
總結就是這個圈子新人難出頭,要麼你公司厲害背景雄厚大佬可以帶着你玩一玩試試水,要麼你有本事自己拍自己想辦法上映,不然沒戲。
暮語得知這個結果也很無奈,杜蘭道:“其實也有幾個電影願意找你,不過都是些看重你流量的鑲邊角色,現在好些項目喜歡讓大流量在自己影片裡演個邊緣角色露露臉,這樣可以在播出前吸引一些關注跟讨論,而且粉絲也能貢獻一些票房。”
暮語搖頭:“那些就算了,光折騰沒回報。”
“我就知道你會這樣說所以連提都不提。”
電影圈的那些演員現在基本都固定了,每年上映的電影基本都是那些熟面孔,大家各種互相搭配演新戲,這些人雖然總被大家說看厭了但是至少有個打底票房在,這就是觀衆對他們的認可。
至于新人則都是資源咖為主了,電影圈算是資源咖最多的地方,以前還能上一些新人,但是現在基本都是有關系的才能進去了,好些電視劇爆了好多的演員都進不去。
畢竟爆劇總是突如其來猝不及防,往往大公司砸錢也捧不出一個的流量小公司倒是容易出,但是小公司又沒法把自己人推到電影圈,一來爆劇出來的演員演電影能力多有不足,二來就是小公司也不追求那個,好容易出了個爆火的隻想變着法的壓榨出更多的錢來,電視劇能賺的錢何必費勁去電影圈折騰。
這麼多年流量變着法參演電影的也不少,結果大多都是被罵的結局,那個圈子擠進去費勁出結果更難,祝韻就是個例子,想演個正劇都拿不到好劇本,找他的電影更是明明白白割他粉圈的韭菜。
“所以我這是虛假繁榮,連試一試的機會都沒有。。。”
杜蘭攤手:“還是那句話,咱們個體戶做什麼難度都比别人大,人家大公司的演員還能參演自家投資的電影,你想參演個這樣的都得使力氣資源置換,要麼就去演那些你不喜歡的,以你現在的熱度硬要演還是可以的。”
“我才不去,那都是些什麼,演完都是黑曆史,營銷号得天天開帖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