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人。
李斯的名聲并不好。
雖然千古留名,但就如同他效忠的君主那樣往往是毀譽參半的。
如果李斯在上了《谏逐客書》之後就去世了,那他大概會是曆史上以敢于直言進谏而聞名的人物。
李賀是瞧不起李斯在嬴政晚年及去世後幹的一些事情的——那是妥妥的奸臣行為。
這也讓李斯一開始寫《谏逐客書》的目的在一些人眼裡變了味。
雖然李斯有可能是看出了嬴政晚年剛愎自用不會聽他說的話,但作為臣子不就應該有一顆敢于進谏的心嗎——李賀想到了自己曾經的皇帝李純。
就算君主不聽,也要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
李斯這是妥妥的失職。
不過這種指指點點也隻能在秦朝覆滅之後,李斯這個人都死了才能進行。
李斯活着的時候雖然算不上權傾朝野、一手遮天,也算是位高權重了。
如今李賀未來的仕途就被李斯捏在了手裡了,他怎麼可能不緊張?
他可别步入韓非的後塵了。
自己的母親現在還在鹹陽内,在這個科技逐年退步的年代,這裡的生活質量要比唐朝要舒服很多,就是少了點家鄉的朋友而且秦朝的氛圍比較壓抑,不然她一定會非常喜歡這裡的。
李斯挑剔地看着李賀遞上來的東西。
李賀學東西還是很快的,而且文辭優美,甚至勝過李斯自己巅峰狀态許多。
李斯這個人說好點是要強,但說難聽點就是有點小肚雞腸不容人。
他一輩子都想要得到最好的東西。
去最好的國家,效忠最後前途的君主,坐到最好的位置。
也就是當老師最好的學生和做君主最欣賞的人這幾件事情上失敗了,不然他就是妥妥地一路赢到底的人生赢家了。
作為一個好強的人,李斯很警惕每一個比他優秀的人。
他對于自己的師兄弟韓非尚且如此,就更别提李賀這種他完全不認識的人了。
呵……年輕人……文筆真好。
李斯想到嬴政如今對李賀的關注,又注意到他的文筆,隻想陰暗爬行。
不過他心裡雖然有一千個一萬個蟲子在爬,但作為丞相該有的眼界還是有的。
李賀作為一個科舉的受害者,他對科舉的關注度相當之高。
他知道科舉的很多細節,就連那些成功考上進士的人都不如他這樣了解。
因為隻有得不到,所以才會日思夜念,想要從中找到什麼漏洞讓自己再為之奮鬥一下。
李賀的人脈其實也很廣,他雖然和那些真正站在頂層的達官貴人搭不上話,但也遠超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
他的知己、朋友、老師都是鼎鼎有名的人。
和他們交流、聽聽他們說的話,就能夠得到很多内幕消息。
所以李斯對于科舉方面标準的細節問題,他都能答得上來。
當時扶蘇把李賀帶回來,隻是因為隻有李賀,但結果也不錯,至少除了去朝中綁架個人來,不然李賀就是最佳人選了。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能夠自由跳躍時間但是最後他們還是選擇了李賀。
比他有才華的大概率沒他這麼落魄。
真的全方面的好拿捏。
如果不是他身體不好,甚至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讓他自願把辦公室當家。
封建主義的剝削一直都很可以的。
李斯能夠看出科舉的很多細節和目的都不是李賀這種人能夠想出來的,不過這其實也無所謂,這世界上的什麼不是通過前人的積累得來的?
雖然李賀赢在了信息優勢上,但李斯是能接受這種信息優勢的。
找個好老師,有個好靠山,出身好家庭,不就是能夠帶來許多這樣的信息優勢嗎?
而且對于嬴政來說,能被他所用的信息才是好信息。
如果不能為他所用,别管吹得怎麼天花亂墜,最後都要被他丢進垃圾桶裡。
其中典型不就是他那位師兄弟韓非嗎?
李斯把手裡的東西放下,李賀立刻提起了心,等待着李斯的回答。
“那就這樣吧。”李斯眼睛一閉。
那就這樣是怎麼樣?
李賀非常想要開口追問一句。
他的心先他腦子一步感受到了強烈的喜悅,但是習慣失敗的他不習慣成功了,腦子在瘋狂否定他。
這是他做成的第一件能夠改變天下大事的事情。
他有點像想要打一下自己的臉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還在這裡幹嘛?”李斯睜開眼睛又看向還呆呆愣在那裡的李賀,就看到他眼底的不可思議、自我懷疑以及那按捺不住的興奮。
李賀再不懂就不禮貌了。
他行了一禮,甚至帶着幾分輕快的步伐離開了,看上去完全不像是是十幾天前那個在床上好像要病死的人一樣。
李斯可不是會因為别人成功而高興的人,除非那個人的成功與他沒有一丁點的沖突——比如嬴政。
李斯不想這麼容易就讓李賀過關,不過最近嬴政的脾氣有點糟糕,那些方士雖然說是被安排了重要人物才送去國外,但這和流放也差不多了。
現在就連和他關系還算不錯的趙高都遭了殃。
他和趙高就算算不上朋友,但也能勉強算是同夥了,看到同夥遭此大難,李斯也心有戚戚焉,打算夾着尾巴做人,别撞在嬴政的槍口上了。
李賀交上來的東西他看着差不多,也沒有什麼大漏洞,就幹脆讓他過了,不然等嬴政檢查進度的時候發現他因為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地方卡着李賀,那他搞不好也會挨一頓臭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