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要談離家出走的事,小涼瞬間變了臉色。
“能不說嗎?”他問道。
物部知章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的看着小涼,過了一會兒對方終于敗下陣來,不情不願的說道:“說到底都是那群家夥的問題。”
聽完小涼的講述,物部知章終于明白發生了什麼。
雖然離家出走的日期是今天,但實際上事情早在一周前就發生了,前因後果也十分簡單。
在孤兒院搬家後,小涼他們也跟着轉了校,和千草那邊不同,小涼遇到的同學就沒那麼友善了。
據小涼所說,他和陽一所在的班級裡有一個四人的小團體,整天惹是生非,就連老師也管不住他們,自從兩人轉學過去後,這個小團體似乎是盯上了他們,經常來找茬。
不過小涼這邊也毫不畏懼,兩邊對上後,總體下來是各有勝負。
直到上周。
那個小團體的成員在偷雞不成蝕把米後終于破防,對着小涼和陽一破口大罵,說他們是沒父母的野孩子,早晚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厄運。
即使已經過去了一周的時間,談及此事時小涼仍是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物部知章不由得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以示安慰。
後來發生的事情也很簡單,小涼因為這話把人揍了一頓,動靜大到驚動了校長。
“那校長先生是怎麼處理的?”
物部知章本以為小涼離家出走的原因是校長處置不公,一問才知道并不是這麼回事。
事情既然鬧到了校長那裡,那麼請家長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在兩方家長都到場後,校長并沒有單方面的指責某一方,而是在了解事情原委後,給予了各方不同的處置方式。
小團體那一方是校長的重點批評對象,因為在了解事情經過後,校長發現他們不僅平時霸淩同學,還有着諸如逃課、偷竊等不良惡習,幾個原本打算興師問罪的家長見此情形也不好意思在說什麼。
作為懲罰,這幾個孩子被要求向曾經欺負過的人手寫道歉信,并且負責打掃全校的廁所——直到獲得所有人的原諒為止。
這話一出,幾個小孩臉上肉眼可見的都是絕望。
至于小涼和陽一這邊則是因為首先出手打人而受到了批評,作為動手的那一個,小涼還被要求寫一份檢讨,除此之外倒是沒什麼别的懲罰。
據說有一名家長對這樣的差别處置十分不滿,當即就提出了異議,卻被校長不鹹不淡的擋了回去。
除了孩子們,校長還處罰了一直對霸淩事件秉持漠不關心态度的班主任和教導主任。
這番處置,即使是聽小涼轉述的物部知章也沒能挑出什麼毛病來。
小涼雖然覺得自己沒錯,但對校長的處置措施倒也沒有過分反感,真正導緻他離家出走的,是在這之後和陽一的争吵。
“陽一那家夥,居然說什麼我不應該沖上去,可是那群家夥說的那麼難聽,誰能忍得下去啊,再說了,我打他們都是看準了地方才打的。”
這倒确實,挨打的孩子受到的傷很輕,大多是那種不用去醫院的就能愈合的傷口,也因此沒有牽扯到醫療費的事。
“千草和藤澤阿姨也站在陽一那邊,可是我明明,明明……”
哪怕事情過去了好幾天,但一提起這事小涼仍舊憤憤不平,物部知章不由得揉了揉他的腦袋。
居然還發生了這種事,自己竟一點也不知道。物部知章忽然覺得有些愧疚,這段時間過于忙于工作,有些忽略了孩子那邊。
他安慰道:“我知道,這不是你的錯。歸根結底的話,還是那幾個欺負人的孩子有錯在先,你的話……嗯,頂多算有些沖動吧。”
和另外兩個孩子不同,小涼并不是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他是在父母去世後輾轉了多個親戚才最終被送到孤兒院的,那時候的他已經記事了,或許是因為這段經曆的影響,相較于另外兩個,小涼的性格更為張揚一些。
小涼悶悶的說:“陽一也是這麼說的。”
如果隻是這種程度的指責的話,以小涼性格還不至于離家出走,物部知章又接着問道:“陽一還說什麼了?”
“他說如果是他的話,就會故意挑釁對方讓對方先動手,然後裝作傷的很重的樣子,這樣的話藤澤阿姨也不會因為我打人而向對方家長道歉,也不會有賠償醫療費的風險……雖然我也不想承認,但他的方法确實更好一點……”
不,這個方法也有很大的問題啊。物部知章一時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糾正比較好。
不過,他也總算搞清楚了小涼離家出走的原因。
“所以,你是因為覺得陽一的辦法更好,氣不過才離家出走的嗎?”
小涼猶猶豫豫的沒說話,不過物部知章觀察到他的耳根有點發紅,應該是說對了。
哎,看來是自尊心在作祟。
他本身就不是那種能說會道的人設,在這種情況下,他更不知道怎麼安慰小涼了,隻好笨拙的說道:“其實陽一的做法也不一定可行,雖然乍一聽很能唬人,但他又怎麼保證所有人都按照他的劇本來走呢,如果是我的話……”
說到這裡時,物部知章忽然卡殼了。
“如果是你的話?”小涼好奇的看向他。
是啊,如果是自己的話會怎麼做?
大概會黑進學校的監控,把這群孩子欺負人的視頻發給原因管事的人吧,老師不行就教導主任,教導主任不行就校長,以他的作風大概是不把這個簍子捅出來誓不罷休。
這麼看來,他和陽一算是半斤八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