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河江先生的獨女之前意外去世了,”諸伏景光回憶道:“我想想……時間大概是去年年末吧,當時無論是娛樂新聞還是社會新聞都大肆報道了一番。”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向外走去。
“我好像有點印象。”降谷零摸着下巴回想到,“我記得那名女士好像是位鋼琴家?被媒體蒼蠅似的大肆報道,是她的死有什麼疑點嗎?”
諸伏景光點了點頭,“确實是有,那位女士,寒河江時雨是在深夜回家的時候,意外被一片倒塌的牆壁砸傷掩埋,但由于位置偏僻,她的屍體直到一周後才被人發現。”
降谷零有些驚訝。
“牆體坍塌?這些年很少見到類似的事故了。”
“嗯,所以最開始媒體也隻是作為普通的社會安全案件報道的,沒起什麼波瀾,但之後,不知道是哪個小道報紙搞到了消息說死者的體内檢測出了過量的違禁藥,這才引起了大衆輿論的注意。”
諸伏景光歎了口氣道:“當時網上真的很混亂啊,從寒河江時雨的朋友到他父母的同事,幾乎所有人都被懷疑是兇手,甚至有些還收到了死亡威脅……最後搞得警察不得不開新聞發布會出面澄清。”
諸伏景光的一番話勾起了降谷零的好奇心,他掏出手機檢索起來。
網絡上關于這件事的讨論很多,時至今日仍有人在孜孜不倦的探尋真相,降谷零随手點進了一個讨論度比較高的帖子裡。
這個帖子裡詳細記錄了案發的細節和經過:
【死者傍晚約六點與朋友三人在酒吧聚會,九點左右離開酒吧步行前往地鐵站,随後失蹤,屍體于一周後在地鐵反方向的無人民居内被發現……】
看到這裡,降谷零愣了一下,“咦,坍塌的牆壁居然是居住房的外牆嗎,我還以為這是在施工地或者廢棄樓房發生的事。”
“嗯,這就是第一個疑點了。”
“……案發民居房齡十年,房屋擁有者聲稱該房屋已處于長期無人打理的狀态,設施年久失修,而當時該房屋正挂在某房屋中介,處于待售出的狀态……”降谷零不由得讀出聲了,随後皺起眉。
雖然能解釋得通,但他總覺得有些牽強。僅僅建成十年的房屋,再怎麼年久失修,外牆真的會發生坍塌事故嗎?而且根據帖子裡的說法,住宅的各項安全手續都已到位,所以牆體本身應該不存在質量問題才對。
這時,諸伏景光湊過身來,指着某一處,道:“對,除此之外,你看,關于違禁藥如何進入她體内也是個疑點。”
降谷零順着諸伏景光指的地方看去,隻見帖子裡分析到:
【第一,聚會的酒吧是位于XX大廈地下一樓的赤紅,位置隐蔽,路邊也沒有明顯的招牌,死者作為一個剛回國沒多久的女性,不可能知道這個酒吧,所以究竟是誰提議來赤紅聚會的?
第二,事後警方查封了赤紅,并且發現酒吧老闆利用這個場所進行違禁藥交易,如果這是真的,那違禁藥又是怎麼進入死者體内的呢?
根據知情人透露,那家店的菜單上隻有酒和清水,沒有任何軟飲料,死者作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外加第二天就是她歸國後的首場表演,是絕對不可能喝酒的,那麼她在酒吧裡能選擇的唯一飲品就是水了,然而違禁藥并不是無味的,下在水裡立馬就能品嘗問題。
第三,如果上述推論都成立,那死者應該是在清醒的狀态下離開的,她又怎麼可能走錯到反方向的事發現場呢?
以下是本人的推測:寒河江時雨很有可能是在離開酒吧後遭遇了某位熟人,所以她才會無防備的跟着對方走到案發現場,随後兇手讓她喝下了含有違禁藥的飲料或者什麼,之後……我個人認為兇手最開始的想法并不是殺了她——根據屍檢,受害者的屍體上确實缺少兇殺的痕迹——很有可能是之後兩人發生了争執,兇手做了什麼意外導緻牆體坍塌,而最後兇手的見死不救或者說是順水推舟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
這條分析下面大多是贊同他想法的人,甚至還有人羅列出了嫌疑人名單。
【我覺得最有嫌疑的就是青田茜了吧,她本人不僅參加了這個聚會,更是寒河江時雨的競争對手,而且這人在之前的樂團就有打壓競争對手的醜聞,給對手下違禁品讓對方在第二天的公演上出醜什麼的,我覺得她幹得出來,最重要的是,事後她也的确頂替了寒河江時雨成為了樂團的首席……】
接下來的文字,降谷零沒有繼續看下去,畢竟都是推論,參考的價值不大。
“所以說這件事最後還是以意外結案了。”他放下手機,長舒了一口氣。
諸伏景光也略帶感慨的答道:“嗯,雖然疑點很多,但當時發布會警方負責人放出來的解釋也算勉強合理,畢竟外人也不清楚案件的細節。”
确實,兩人作為警校生很清楚,警方在對外公布案情的時候不可能像做工作報告那樣事無巨細的彙報,現在網上所産生的的所有疑問很有可能就是因為缺少某些細節的串聯而造成的。
忽然,降谷零又想到了什麼,扭頭道:“不過,景,你對這個案件很了解啊,是也對結果有疑問嗎?”
“啊,這倒不是”諸伏景光愣了一下,随後笑道:“你看,我之前不是一直有在玩貝斯嗎,所以就稍微對音樂方面關注了點……寒河江時雨是位非常優秀的鋼琴家,遇到了這種意外真的是太可惜了。”
————
另一邊,物部知章簡單地處理好了臉上的傷。
寒河江女士的這一下用了十成十的力氣,等他走到藥店時,耳鳴雖然止住了但左臉頰已經腫的老高,再加上流的滿手都是的鼻血,把藥店店員吓得連聲問要不要給他叫救護車。
路人也不時地用八卦的眼神朝他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