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梁祝故事裡當女帝 > 第6章 梁山伯的危機

第6章 梁山伯的危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孫夫子坐在桌後,一左一右各立着一名雜役。

打開梁山伯奉上的名帖,開口道:“會稽梁山伯,束脩黃金十兩。”孫夫子眼皮一掀,問道:“寒門?”

“是。”梁山伯點點頭,十分坦然。并不以自己出身寒門為恥,終有一天他會讓梁氏重回士族行列。

孫夫子扔下名帖,下巴一擡,說道:“清涼書院不收寒門。”

“什麼?”梁山伯瞳孔放大,十分驚訝,“清涼書院從來沒有這樣的規矩啊!”

時下書院不少,有些書院标榜隻收士族子弟,但清涼書院不計出身,他在來之前早已打探好了,确定清涼書院收取寒門子弟才上門的,怎麼突然變了規矩?

他一陣小跑來到書院牌匾處的石碑,上面寫着幾行字,首行一排大字上書:清涼書院入學規矩。

下面跟着三行墨字:

第一,不備束脩者,不收。

第二,不通詩書者,不收。

第三,品德不佳者,不收。

看到規矩沒改,梁山伯松了一口氣,急急回轉,不小心撞上一旁掃地的雜役,“老伯,抱歉!”他伸手扶住即将倒下的老人。

祝英台也看到了石碑,有些生氣,說道:“上面哪一條寫了寒門不收?”

“是啊!”一時間附和者衆多,他們皆是從外地來的學子,哪裡知道清涼書院修改了入學規矩。“怎麼能這樣啊?”

“我可是從千裡之外特意趕到清涼書院的,若是書院不收,一來一回連其他書院的入學時間都錯過了!”

“憑什麼說不收就不收,書院必須給我們一個交代!”

你一言我一語,頓時吵吵嚷嚷,聽得孫夫子頭疼,“我說不收,就不收!”

清涼書院為什麼突然改了規矩,其中内情劉郁離清楚。

今年年初清涼書院放出消息,每年将至少邀請一名名士來書院擔任客座講習,第一時間來清涼書院讀書的學子遠超往年。

生源數量驟增,孫夫子便提議山長今年隻收士族子弟。

山長明白其中顧慮,書院能收的人就那麼多,若是收了寒門子弟,而将士族拒之門外,無疑會得罪人。無奈之下,隻好答應。

梁山伯走到衆多寒門弟子面前,不知說了什麼,原本躁動不安的人群逐漸平靜下來。

不多時,他重新來到孫夫子面前,恭敬施一禮,說道:“書院突然改了規矩必是事出有因。”

孫夫子一捋山羊胡,老學究般地點點頭。等聽到梁山伯說:“清涼書院享譽錢塘,我等皆是慕名而來。”臉上不住浮現一絲自豪之意。

梁山伯的姿态十分謙卑,“還請夫子看在我們一片向學之心上,告知一二,學生感激不盡。”

孫夫子有些為難,見狀梁山伯又說道:“這麼多人看着,若是不給個說法,豈不是讓人平白誤會清涼書院朝令夕改,無德無信。”

這話說到孫夫子心坎裡了,嘴唇幾次張合,最終歎了一口氣,“不是書院不想收,隻是書院地方有限,最多隻能收三十名學生。”

剩下的話,孫夫子沒說。但梁山伯已經明白了,今日來的學子少說也有四五十,除去十多位寒門子弟,其餘的皆是士族。

梁山伯再拜,“聽聞山長乃是魏王之後,頗有先祖遺風。”

魏王是曹操的封号,山長曹榮據說是曹操重孫秦王曹詢的後人,一直沒有出仕,反而在杭州建立了一所書院,因建在清涼山上,故以清涼為名。

先祖遺風是個誇誰都不會出錯的詞,因為沒有人會跳出來說,我是不肖子孫。

何謂不肖就是不相像,在世人眼中,後人與先祖相像那是絕對的孝順。

面對梁山伯戴過來的高帽,山長本人尚不能反駁,孫夫子又能說什麼。

“魏王生平最重唯才是舉,山長秉持先祖遺風,清涼書院向來不與其他書院一般堅持隻收士族子弟。”

梁山伯擲地有聲,說道:“清涼書院有三不收,我等已自備束脩,又通詩書。今日若是退走,豈不是落下品德不佳的污名。”

梁山伯三拜,說道:“我等寒門子弟願與其餘人比試一番,若是輸了也是我們技不如人,而非品德不佳。”

“還請夫子給我們一個機會!”

梁山伯說完後,站在他身後的十多位寒門子弟紛紛彎腰施禮,齊齊請願,“還請夫子給我們一個機會!”

圍觀了全程的劉郁離為梁山伯的表現,忍不住喝彩。他這一番話,情理兼具,不卑不亢,既保持了寒門學子的風骨,也給攀權附貴的清涼書院留足了顔面。

孫夫子被梁山伯架到台上,上下不得,不允許的話,那就是書院認定寒門子弟品德不好,這些人豈肯善罷甘休。

若是允許,士族子弟又豈會同意?他們本來能靠身份就進書院的,現在反而要與别人比試。

赢了還好說,輸了的話,那真是裡子面子全丢了,怎麼算都是賠本買賣。

因而,在孫夫子開口前,不少士族子弟紛紛開口,“我們憑什麼要跟你們比?”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