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微熏,午後初醒,時光安然如流水一般從指縫和書頁中劃過。懿嫔閑來無事,正帶着宮女香纭在蘭亭乘涼,遠遠地瞅見一行人撐着後妃規制的儀仗往這邊走來,便納悶道:“今兒天氣那麼熱,怎麼還有人出門溜達。”
香纭笑道:“主兒本來是尋個清淨地方,才走到這裡來,不想有人也看上了這裡。想來主兒今日是讀不成這書了。”
懿嫔眼力好,她略瞅一眼,慌忙道:“糊塗奴才,那是皇後!快,快扶我起來。”
香纭扶着懿嫔站起身,又幫她整理了一下衣擺上的褶子。懿嫔用不戴護甲的手順了順鬓邊的流蘇發簪,便端着盈盈的笑意走到亭子前,在見到皇後的那一刻不失時機地行禮,婉聲道:“皇後娘娘萬安。”
皇後揩了揩額頭的汗,道:“快起來吧,這樣熱的天,難為你還那麼多禮。”
懿嫔應着起了身,又恭敬地迎着皇後往蘭亭裡走。皇後聽見流水潺潺聲,便擡頭望去,隻見山坡上一股清泉飛流而下,落在山澗形成了瀑布,又沿着彎彎曲曲的河道形成了東西兩股溪流。其中一股溪流穿亭而過,給這座八角琉璃亭帶來了一絲涼意。
皇後微笑地坐下,道:“你倒會挑地方,這裡清清淩淩的,很有意境。”
懿嫔解釋道:“這蘭亭是仿着會稽山的那座建的,東邊的潭水模拟得是會稽山下的蘭渚,西邊的溪流則模仿曲水,作流觞曲水之用。”
皇後聽她說得詳細,不由點頭笑道:“這是皇上告訴你的罷。”
懿嫔含糊地應了一聲,其實“流觞曲水”的典故并不是皇帝告訴她的,而是恭親王講的。
那一天暑氣重,懿嫔性子活潑坐不住,生生挨到太陽快落山了才出門。她搖着團扇不知不覺地走到一處湖泊處,才見到湖中有一座小島,島上建了一座八角琉璃亭。她來了興緻,帶着宮女上了島,見周圍群峰疊翠,清波環繞,不由贊了一聲“這樣好的地方,我竟不曾來過。”
一道似曾相識的聲音在她背後響起“你才進宮幾年,園子裡的景緻多得很呢。”
這話說得譏諷,懿嫔怒而回頭,卻見一身寶月色褂子的恭親王站在她身後,手上閑閑搖着一把折扇,不算清秀的面容倒添了一絲文人墨客的風流氣息。他見懿嫔惱怒,隻微微一笑,道:“見過懿嫔。”
“六王爺”懿嫔盯着他閑适的面容,感覺自己好像一隻被踩到尾巴的貓,馬上就要炸毛了“王爺好”她勉強行了一禮,雖然她不喜歡這位總是得意洋洋的恭親王,但是他畢竟是皇帝的親弟,而且就在這一年他還候補了鑲黃旗的副都統。聽皇上的意思,似乎要在秋天授予他宗人府的宗令。
恭親王道:“懿嫔猜不出這是哪裡嗎?皇兄常道你秀外慧中,飽讀詩書,竟沒有讀過流觞曲水的典故?”
懿嫔橫他一眼,徐徐道:“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她頓了一頓,道:“我讀書不多,但是《蘭亭集序》還是看過一些的。”
恭親王道:“那請嫔主子看看那柱子上的詞罷。”
懿嫔湊近一看,不由驚道:“這是唐朝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臨摹的《蘭亭序帖》罷。”
恭親王訝然,道:“你竟還知道虞世南?”
懿嫔有些不好意思,道:“雖然我在家隻給弟弟做過伴讀,但是到了宮裡,藏書閣有不少書,皇上又說我的字不好看,我便勤勉練習,臨了不少名家的筆帖….”
恭親王見她一雙芙蓉靥微微泛紅,如同嬌花照水,更多一分清麗宛然。不由得溫和了聲線,道:“這是聖祖爺模仿着會稽山陰的蘭亭造的,左邊是蘭渚,右邊是曲水。雖然規模小了些,但是周圍飛湍瀑布,茂林修竹,格外有一絲清泠山水之色。”他又帶着一絲歉意道:“後宮女子不精于詩詞典故,臣弟不該笑話小嫂嫂的。”
懿嫔卻覺得有股氣卡在胸腹處,不吐不快似的難受。她猛地一扭頭,流蘇墜子垂在她耳畔晃動不止,發出“沙沙”的細碎響聲“六王爺不用瞧不起我們後宮女眷,雖然我們不像你們爺們一樣有先生精心教着。但是隻要我肯下功夫去學去練,未必學識會落在你之下。”
她說完這一句,便怒氣沖沖地走了,也沒去看被怼一臉的恭親王什麼神色。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悔,皇帝如此看重恭親王,萬一他生氣了在皇帝面前說了什麼,那自己的寵愛豈不是到頭了?
“蘭妹妹,怎麼愣神了?”懿嫔聽到皇後的話,回過神來,沖皇後微笑,道:“夏日多眠,險些睡過去了。”
皇後關切道:“怎麼臉那麼紅,可是中了暑氣。如今雖然到了秋天,可是太陽這樣大,還是要當心才好。”說着站起身來,道:“這邊水涼,但是蚊蟲也多,咱們還是回去罷。”
懿嫔扶着皇後,笑道:“我自然聽姐姐的。”
兩個人由奴才撐着傘走了一會兒,又說起話來“我仿佛聽說,那北上的長毛消停些了?”
懿嫔笑道:“還是咱們的曾親王得力啊,過去的一年雖然兇險,但是長毛勢單力薄,已經被趕出直隸了。如今和勝保大人帶的兵馬在山東斡旋,不過按妾看來,終是不能成事的。”
皇後神色緩和,道:“阿彌陀佛,可算是打了勝仗。我看着去年皇上夜夜不能成眠,臉色壞得吓人,真是心驚肉跳的呢。”
懿嫔安慰道:“前兩年咱們都未曾來這園子裡避暑,如今到了秋天也沒有回去的意思,想來情形已經安穩下來了,娘娘也可以放心。”
皇後拍了拍懿嫔的手,道:“你和麗貴人常常在皇上身邊伴駕,一定要多多勸慰皇上,保重身體,切不可太過操勞了。”她比了個手勢,讓伺候的奴才們退遠些,又壓低了聲音道:“你才學好,見識廣,又有熱情,皇上看重你,讓你幫着看看折子。隻是後宮曆來不許幹政,你也要低調些,不要讓那些人拿住你的話柄。”
懿嫔心裡一沉,道:“娘娘的教誨,嫔妾記住了。”
這邊送走了皇後,懿嫔才回到天地一家春,渾身汗津津的還來不及換衣服,就有皇帝身邊侍候的太監喜滋滋地進來報:“嫔主兒,萬歲爺今個兒請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