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平靜而自信:“我求不到别人頭上去。”這是基于實力與能力的強大自信,他辦不到的事情,這個村子裡沒有人能辦到。
劉小妹:“不能這麼說。這鄉裡鄉親,平日大事小事,總有要倚仗别人的地方,農村跟城裡不一樣的,你不能把城裡生活的處事方式用在農村來……”
宋冰不想聽她說教:“吃飯吃飯,餃子要涼了。”
元宵節後,這個年算過完了。宋冰的房屋設計圖已經畫好,院子的規劃也定下,基本不會再改動了。準備做養鵝場的十八畝荒地,要等開春後再确定最終規劃,目前隻有五六版草稿。
正月三十、三十一,村小學報名,二月初一,正式開學。
立春後,地上的雪還沒有融化的迹象。這裡是大陸北部的平州,春季來的較遲,但與更北部的北州相比,北州至今仍是隆冬。
二月二十二,地氣開始回暖,扒開地面厚厚的雪層,能看到從泥土中冒頭的點點青翠,無聲的宣告春天即将到來。從二月二十六開始,陸陸續續有宋冰的戰友從天南地北遠道而來,宋冰開車去接人。
第二次來宋冰老家的趙好兵從風塵仆仆的客運汽車上下來,背着一個大旅行包,牽着一條大黑犬。
宋冰瞧瞧精神不振的大黑犬,問了:“咋還帶了條軍犬來?”
趙好兵把旅行包解下來往三輪車鬥裡放,一邊答:“孟營長不知道打哪兒曉得你要建房子,找訓犬營要的一條淘汰的犬,托我帶過來給你,說是給你建房子的賀禮。”
宋冰看着貼趙好兵褲腿蹲坐的犬,不太信:“瞧着紀律挺好啊,咋就淘汰了?”
趙好兵咧嘴一笑:“嗨,說是拒食訓練總不過關。”
過了兩天,有三個戰友結伴而來,都是頭一次來這兒的,宋冰接了人回來,其中一位戰友替不能來的夥伴捎了東西來:“老蔣轉業到地方不久,抽不出空兒來幫忙,托我帶了賀禮過來。”
蔣瑞英托人帶來的也是一條犬,一條退役的警犬。他和留在軍隊發展的孟營長可謂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三月初三,宋冰去縣城找的施工隊進場,按照宋冰的設計圖開始平整土地、打地基。
施工隊進村的當天,吸引了不少人圍觀,陽坡村沒有進村大路,挖掘機、裝載工具工人和建材的卡車是繞了一個大圈從另一邊林外荒地進村的,宋冰另給了一筆不小的油費。
當天下午宋慶平又來找宋冰了,這架勢眼瞅着就是花大錢才能有的,老頭兒不信宋冰手裡沒錢能舍得這樣花。宋冰忙着跟施工隊長溝通圖紙,沒空理他。
機器數倍優于人力,在工具齊全的專業施工隊伍和十幾位戰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努力下,施工進度一日千裡。
宅基地裡要挖地窖、造地下室,打地基,建房子,都是精細活兒。養鵝場隻用整地、砌圍牆基座、上防獸網,在原本水窪子基礎上加深加大,水窪子挖成大水塘子,四面各挖一條渠,最精細的就是造那三棟廠房,兩棟是鵝棚,一棟是飼料倉庫,紅磚牆鋼房梁加金屬瓦頂的造型,進深八米,開間十五米。
半個多月後,養鵝場竣工,幾個在城裡工作,請假來幫宋冰建房子的戰友假日到期,不得不向向宋冰辭行。宋冰開車送他們到縣汽車站,臨上車了,幾個大小夥兒還依依不舍:
“宋隊,那我上車了噢。”
“隊長,我走了。”
“隊長,下次有事再打我電話。”
“走了啊。”
宋冰跟他們揮手:“去吧去吧,一路順風。”
宋冰打電話叫的有十二個,實際上來的有十八個戰友,家裡睡不下,不得已安排了六個人到七公家借宿。七公家的宋清,跟宋冰是兄弟輩,因為宋冰常年到七公家走動,宋清算是隊裡和宋冰來往最多的年輕人,這次宋冰建房子沒請隊裡人,宋清是唯一一個主動來幫忙的。
三月下旬養鵝場竣工,四月底,房子竣工。
房子竣工的那一天,劉小妹喜氣洋洋,兜裡揣着瓜子糖果去串門,邀請親近的人家過幾天來吃上梁酒。
——上梁酒是以前建房子到最後一步,上房梁的那一天,要請親朋鄰裡吃酒,現在的房子已經不用房梁了,但是這個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
房子建成,不趕時間的戰友,宋冰留他們吃了上梁酒再走,大夥兒辛苦兩個月,宋冰決定親自下廚犒勞他們。
一聽這話,一群戰友頓時興高采烈,打算這兩天走的也改了主意,不走了:
“燒雞!宋隊做的燒雞是一絕啊!”
“燒雞烤鴨炖大鵝!”
“必須得燒雞!宋隊,咱們十幾号人,一人兩隻不嫌少,一人三隻不嫌多啊!”
“炖大鵝!上次來隊長家,隊長做的炖大鵝可美味了!”
“上次那瓦罐雞也不錯。據說是南邊的做法。”
“隊長,你自己說的親自下廚,你可得滿足我們所有人的胃啊!”
“放心吧,兄弟們,上梁酒嘛,宋隊肯定管飽的。宋隊你說是不是?”
“哈哈哈哈哈,對對對——”
一雙雙寫滿饞意的眼睛盯着宋冰,就差當着他的面流口水了,可見有多麼懷念宋冰的手藝,期待幾天後的大餐。
宋冰笑罵:“一群飯桶。放心,管飽。”
話音剛落,一群人“哦~~”的歡呼出聲,開心熱鬧的跟小孩子過年一樣。
王一鳴在歡呼雀躍的同伴中感慨:“想當年,宋隊還沒當上隊長,有一次借炊事班的廚房開小竈打牙祭,遇上巡營的方連長,差點被調到團部去當炊事員!”
同樣知曉往事的趙好兵點頭:“可不是,好在老營長硬氣,咱們尖兵營可不是任人拿捏的。”
宋冰在院子裡吆喝:“殺雞的,宰鵝的,拔毛的,自個兒分派任務啊!”
“來啦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