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文玉在服裝批發城給一家三口都買了過年的新衣服,各種吃食也買了許多,比去年過年更加豐盛,但花的錢卻并不多,因為省城可以采購的地方很多,總能找到價格劃算的店鋪或是攤位。
譬如給小寶買的棉服,比去年在鎮上買的便宜了三分之一,質量還更好。這也算是住在大城市周邊的好處了。
王秀蘭在挖地的時候認識了也在挖地的當地村民,熟絡了之後去人家家裡買了一塊臘肉。
一家人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祭拜等儀式也沒有落下,龔文玉照例直播了做除夕大餐。
因為賺到了錢,王秀蘭沒反對她給家裡添了兩個新的蜂窩煤爐子和兩口鍋,所以大餐是在三個爐子上做的。
大概是去年回娘家讓王秀蘭心死了,今年她沒再提去娘家拜年的事,所以他們沒有回冒水溝村。
龔文玉便在大年初一這天帶着一家人去逛了省城的廟會。
廟會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王秀蘭和小寶都是第一次看廟會,覺得新奇又好玩兒,就是小吃攤賣的吃食有點貴,王秀蘭看龔文玉花錢看得心疼。
不過嘛,錢是閨女自己掙的,今天又是初一,她也不好說什麼,就任她去了。
廟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戲台子上每天都有不同的節目,沒事的時候龔文玉都會帶着家人去看。
不過嘛,王秀蘭是個閑不下來的,才休息到初三,就催着龔文玉帶她去買化肥買種子。
龔文玉無奈道:“人家初四才上班呢。”
王秀蘭:“那明天一早就去。”
一年四季種什麼菜,母女倆茶餘飯後的時候就已經商量妥了。
立春後,王秀蘭天天都去地裡忙活。正如閨女所說,在這裡種菜比在冒水溝村種地輕松多了,再加上沒有牲畜可養,時間一下就變得多了起來,她種菜種得格外用心。
正月十六,村裡的小學開學。
龔文玉提前就已經做好了校長的工作,該花的錢該送的禮都到位了,小寶順利地入了學。
附近沒有同伴,龔文玉不放心小寶一個人走路去學校,就每天接送他。
随着小學開學,大學也很快開學了。
何中勇是開學前一天到的,到了之後先帶着家裡的土産去了龔文玉家裡。
王秀蘭收了他的禮物,留他吃飯,吃了午飯還不夠,還要他吃晚飯。
何中勇也沒客氣,樂得跟龔文玉多待一會兒,順便給她幫忙。
龔文玉準備在大學開學這天開張營業,正在忙碌籌備中。
兩人在擺衣服,龔文玉讓何中勇根據他的喜好擺放男裝,她自己則是擺放女裝。
“明天我過來幫你吧,開業當天肯定很忙。”何中勇說。
龔文玉笑道:“謝你吉言啊,我這店開得倉促,事先也沒宣傳,估計人不會很多。”
何中勇說:“我一會兒回去就讓早到的同學幫忙宣傳,你挑的款式好看,價格也不貴,還有開業優惠和會員制度,生意會好的。”
“你可真會說話,謝啦。”龔文玉說,“你明天過來幫我,我給你算兼職工資。”
何中勇忙道:“我不要你的工資,你給我管飯就行,你做的飯很好吃。”
龔文玉又樂了,“行吧,生意好就加個肉菜。”
兩人有說有笑,幹起活兒來又快又好,很快就把店鋪布置得漂亮又溫馨。
附近幾家店鋪的老闆們都過來湊熱鬧,見她賣服裝跟自家生意沒沖突,都真心誠意地祝了她一句“生意興隆”。
龔文玉拿着裝滿了瓜子花生和糖果的果盤出來,給每個人都抓了一大把,請他們以後多關照。
何中勇在一旁看着,眼裡都是笑意,這樣的龔文玉,也是很好的。
翌日開張,王秀蘭給閨女看了老黃曆挑了吉時,鞭炮聲在吉時準時響起,“文玉時裝店”正式開業啦。
何中勇在學校的人緣似乎不錯,他說幫忙宣傳,還真是來了不少跟他認識的學生,有同年級的,也有學長學姐。
生意比龔文玉想象的好。
雖然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零花錢不多,但也不乏家庭富裕的。因着龔文玉挑的款式時髦,一天下來女裝賣出了十來套,刨除各種成本後淨賺了100多塊。
龔文玉對這個業績很滿意,晚飯加了兩個肉菜。
一道酸菜魚,一道紅燒肉。
做菜的過程順便做了直播。
何中勇這頓飯吃得特别滿意,不客氣地幹了三碗白米飯。
周一到周五學生們要上課,服裝店的生意相對冷清,隻零散有一兩單,周末人流量大,生意更好。
衣服畢竟不會經常買,龔文玉又進了一些别的貨,比如小飾品,護膚品之類的,主要做女學生的生意。
随着貨品越來越多,她也越來越忙。何中勇沒事就跑來店裡幫忙,他堅持不要工資,隻蹭飯。
漸漸地,有關系好的同學開始傳他喜歡時裝店的老闆娘。
何中勇對于這種傳言,不承認不否認,弄得那些想跟他表白的女生都放棄了。
桃花盛開的時節,龔文玉歇業一天,決定去自家租的地裡野炊。
這是她還沒直播過的主題,是精心策劃的200萬粉絲福利。
沒錯,憑着日常化的農貿市場代購和更加豐富多樣的做菜直播,她現在已經有200萬粉絲了。
這一天是周六,小寶和何中勇都放假。
野炊人越多越好,但也不能過多。所以除了自家人以外,龔文玉還邀請了何中勇。
風和日麗的春日,在野外待着甚是舒服。
今天的野炊主題是燒烤。
王秀蘭種的菜綠油油一片,長勢很好,再過半個月就可以摘去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