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水溝村地處偏僻,離省城有三百多公裡遠,除了村長一家,村裡還沒人去過。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得先去鎮上搭乘小巴去縣城,再從縣城的汽車站搭中巴車去省城,由于車次少,整個過程要花一整天的時間。
考慮到去了省城後還要四處奔波考察,龔文玉思忖再三後決定騎摩托車去。雖比不得乘車安逸,卻能随停随走,省去等車繞路的瑣碎,還能自主規劃路線,效率反倒更高。
為此,龔文玉特意用打賞跟系統兌換了一則信息,系統告訴她:通往省城的高速路段不禁摩托車。
冬天寒冷,騎摩托車挺冷的,龔文玉不顧形象地做了許多保暖措施,王秀蘭對她千叮咛萬囑咐,就像她第一次去縣城時那樣擔心。
那可是省城啊,比縣城大得多也遠得多,可能是王秀蘭一輩子都沒機會去的地方。
以王秀蘭短淺的目光,她覺得目前閨女的生意已經做得很好了,摩托車的錢已經付清,今年能殺一頭豬還能給每個人都買上過年的新衣,盡管不理解閨女為什麼還要折騰去省城發展,她還是默默地支持了。
早晨八點出發,下午兩點左右龔文玉就騎到了省城地界。
騎行過程裡,龔文玉還不忘直播,給粉絲們看她看到的風景。
時隔一年再次來到大城市,熟悉又陌生,竟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可不就是隔世了嗎,龔文玉失笑。
如今的省城跟龔文玉記憶裡的鋼筋水泥叢林很不一樣,房子遠沒有幾十年後密集,地标性的高樓大廈還沒建,整個城市更有人情味兒。
這時沒有手機實時導航,龔文玉全靠腦海裡的地圖和城裡的路标找路,磕磕絆絆地又騎了兩個小時才找到了何中勇就讀的省城大學。
大一新生在新建的大學城校區,這裡現在還很荒涼,位于省城城郊,但未來是衆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彙聚的地方,帶動了本區教育和醫療的巨大進步,房地産和商業在這裡發展得很好,一度成為了省城房價最高的區域之一。
此時投資正好。
龔文玉這一年的各項收入扣除各種開支後,目前手頭有将近兩萬塊資金,絕對是村裡數一數二的富戶。而她對王秀蘭透露的是她有2000塊左右,是以村裡人一直以為她隻掙了一點小錢,收入跟村裡的木匠和石匠差不多,也就不怎麼眼紅了。
何中勇在信裡給她留了一個電話号碼,那号碼是他所住宿舍樓的樓管辦公室裡的電話。
龔文玉沒打算一來就給他打電話,甚至沒打算第一時間去找他,她計劃辦完正事後再去找他,請他吃頓飯表示一下感謝。
她騎着摩托車在還未完全建成的大學城裡慢慢逛,這一片區目前除了工地就是農田,但也已經有人開始在這邊開店鋪了。
不得不說,這些人還是挺有眼光的。
如果龔文玉不是穿越而來,她一定會優先去目前人流量大的市區裡找鋪面,而不是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據何中勇信裡所說,目前大學城裡所有人員加起來還不到一千,這市場也就跟冒水溝村差不多。
但兩者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截然不同的,大學城的人口很快就會爆發式增長,冒水溝村的人口則是逐年下滑。
逛完一圈天也黑了,龔文玉重新回到了何中勇學校附近。目前就他們學校有部分學生在大學城,所以商鋪都集中在這附近。
學校大門口方圓五百米之内有一家小吃店,一家餐廳,一家雜貨鋪,還有一家招待所。
這業态基本能滿足學生老師們的日常生活所需了。
龔文玉進了小吃店,今天怪累的,就點了一碗紅燒牛肉面。
盡管地處偏僻,這裡的物價卻不低,價格比她在縣城裡常吃的那家牛肉面還貴了五毛。
味道嘛,還不如縣城那家。
性價比很低,難怪沒什麼人來吃。
龔文玉一邊慢悠悠地吃,一邊跟老闆娘有技巧地閑聊。店裡冷清,老闆娘閑得無聊,也樂意跟她說說話。
一頓飯的功夫,龔文玉就把這家店的情況和這個片區的情況摸得差不多了。
原來,開店的這幾家都是當地村裡的人,他們是幸運的第一波拆遷戶,修學校把他們的地占了,賠了款還分了這個鋪面,他們本來可以什麼都不做的,可是啥都不做怪無聊的,就開了這家小吃店。
老闆娘說同村的拆遷戶大部分都搬到城裡去住了,做起了城裡人,這裡沒多少人,路上那些空置的鋪面都無人問津。
“那些學生可節約了。”老闆娘說,“一個個都隻吃食堂,很少出來吃飯,還嫌棄我這兒賣得貴。”
老闆娘哼哼唧唧地抱怨:“哪裡貴啦,我可是去城裡看過了,城裡都是這個價。”
龔文玉心說,你也知道那是城裡啊。
城裡的鋪面租金成本高,和你這免費的鋪面有什麼可比性呢。
吃完面條,龔文玉就去附近的招待所了,辦理入住的時候又跟招待所的老闆聊了聊。
翌日,龔文玉一大早就起床去考察其他片區了。
連着考察了一個星期,龔文玉心裡就有數了。
她很想買幾塊地,奈何這些地不賣給私人,隻能租,租金倒是很劃算,特别是郊區農村的地,一畝地一年才幾十塊錢。
住在省城附近的農村人信息接觸多,也認清了種地掙不到錢這個事實,所以年輕人基本都在外打工,近的去了省城,遠的去了廣東,留在家裡的都是老人小孩,樂得把地租出去收租金。
最終,龔文玉決定在大學城附近租兩畝地,根據她在系統處得到的信息,這塊地幾年後才會被房地産商占用。
隻要她的租期夠長,就能趕上征用,到時候會得到一筆數額不小的賠償款。拿到這筆錢後就可以注冊公司買一塊商用地。
有了這塊農用地,就可以把王秀蘭接過來種菜,小寶也可以在這邊的小學讀書。種菜比種莊稼輕松,王秀蘭有事做又能養着身體。
種的菜龔文玉可以運到省城裡去賣,也是一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