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文玉出發早,即便走得慢,到鎮上的時候也才10點多,正是熱鬧的時候。
退學的事不着急,她決定先去集市把紅薯澱粉賣了,減輕負擔。
鎮裡修了公路,政府專門開辟了一條街做集市,叫“樂福街”,農戶們集中在這裡擺攤,好位置先到先得。
離四合鎮比較近的村民來得早,一般都是他們占據着靠近街道入口的好位置。
龔文玉這個時候來集市,隻有街道末尾的位置了。
臨近樂福街入口,龔文玉打開了直播,家人們不在身邊,她可以随意介紹。
“哈喽大家好啊~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昨天給大家介紹了一些地道的山野果子,今天帶大家到小鎮裡趕集~”
“我先帶大家把集市逛一逛,然後再去擺攤賣自家純手工做的紅薯澱粉。”
“友情提醒哈,本直播間不售賣任何東西,也不代購哈。”
簡單地說了幾句,鏡頭就轉向了熱鬧的集市。
離過年滿打滿算就一個月了,加上現在又是農閑時節,來趕集的人格外多,熙熙攘攘。
從人群的穿着看,絕大部分都跟龔文玉一樣是村裡人。倒不是說在鎮裡機關單位上班的人不買菜,而是今天是周一,這個時間點又是上班時間,他們沒來才正常。
有幾個蹲守龔文玉直播間的粉絲看到這趕集的場面開始評論了。
【這是真的鄉下集市啊,都是穿大花襖的。】
【還真是,怎麼沒人穿羽絨服啊】
【大家都背着背簍,挺環保的說】
龔文玉擠到攤販跟前,開始拍攝他們賣的東西。
她也是第一次趕這樣的集市,看什麼都新奇得很,所以直播時說話特别真情實感。
“這邊的幾個都是賣菜的,大白菜,包菜,芹菜,韭菜,大蒜苗,蔥苗。”龔文玉一邊随着人流慢慢走一邊介紹,“這邊沒有大棚,這些都是時令菜,我家裡差不多都有種的。”
鏡頭給一顆白菜來了個特寫,龔文玉指着菜葉上的蟲眼對觀衆們道:“瞧見了嗎,被蟲咬的,我們這裡種菜不用農藥,用的肥料也是有機肥,都是綠色有機蔬菜。”畢竟農藥和化肥都要花錢買,隻用在關鍵作物上,比如大米,玉米,小麥。
人群喧鬧,吆喝的,讨價還價的,無人在意龔文玉的自言自語,這讓她很自在。
【這菜好新鮮啊】
【看了好多趕集的,就這個最落後,連個三輪車都沒見着。】
【就喜歡這種接地氣的煙火氣,給主播分享直播間了。】
龔文玉說了“謝謝”後繼續介紹:“這裡有賣豆腐的,還有魔芋,泡菜炒魔芋很好吃的。豆腐和魔芋都是可以在家裡自己做的,買點石膏和食用堿就成,所以我就不買了。”
【主播後續會直播做豆腐做魔芋嗎?想學~】
龔文玉回道:“可以啊,準備做的時候我會提前一天預告哈。”
說完這句,龔文玉就收到了直播平台的提示:恭喜主播收獲了來自“暴富女孩”的打賞,銅錢一枚。
龔文玉瞬間激動,直播第二天就收到了打賞,這成績很不錯啊!
雖然一枚銅錢是這個直播平台上金額最小的打賞,放在上輩子屬于龔文玉都不會留意的,對如今的她而言卻是莫大的鼓勵。
根據系統的兌換規則,兌換一則信息的起兌價是十枚銅錢,一次推廣的起兌價是二十枚銅錢。再接再厲,争取早日能買到有用的消息和推廣。
“感謝’暴富女孩’老闆的打賞~”龔文玉喜笑顔開,盡管觀衆們看不到她的臉,還是從她的聲音裡聽了出來,“老闆們打賞的時候還是量力而行哈,捧個人場我也很開心的,千萬不要盲目給我打賞哦。”
【可你激動的聲音出賣了你哈哈哈】
【這主播挺實在的啊,點個贊】
龔文玉繼續往前走,看到重複的貨物就快速走過,沒看過的就停下來給大家講解。
“這位老奶奶是專賣泡菜的吧。”龔文玉介紹道,“我們這邊的泡菜很好吃的,我們來看看她都做了啥,嗯,酸蘿蔔,酸姜,酸辣椒,酸豇豆,酸白菜,看成色泡的時間足足的。”
老奶奶見龔文玉站了一會兒沒走,就問她買不買,可以試吃。
說來有點丢人,早飯沒有葷腥,背着重物走了三個小時七彎八拐的羊腸小路,龔文玉現在這身體又還是發育期,她已經餓了。
五髒廟完全沒法拒絕聞起來就很香的泡菜。
龔文玉便試吃了一點點,然後抱歉地對老奶奶說“不買”,灰溜溜地繼續往前走了。
她在心裡說,以後掙錢了一定來照顧老奶奶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