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鏡軒是個挺宅的人,在高考成績出分之前,他除了必要的去了幾次學校,剩下的時間基本都窩在家裡。
夏天熱得很,潮熱的空氣粘在身上很不舒服,哪怕洗過澡,沒幾分鐘身上就又有那種粘膩感。
為了少出點汗,苗稚盡可能躺在床上少動,但依舊每天都會在床上印出一個汗濕的人形。
她從床底下翻出了陸鏡軒小學時候用過的涼席鋪上,暫時解決了需要每天換床單的問題,但暑熱仍舊沒什麼辦法。
其實也不是毫無辦法,客廳的空調還是好用的,隻是苗稚不想在陸鏡軒的父母眼前晃悠。比起對着陌生人擺出對父母的親近,苗稚甯願躲在自己的房間裡忍受高溫。
又等了幾天,陸鏡軒卧室裡的空調終于趕在高考成績可以查詢的前一天修好了。
平時陸父陸母都很有邊界感,基本不會進陸鏡軒的卧室。偶爾想要進來也都會提前打招呼,征得同意。
但這天是高考出分,一家三口都擠在陸鏡軒的書桌前,三雙眼睛緊緊盯着電腦屏幕,等着頁面緩慢加載。
527分,比普通一批本科分數線要高了10分,妥妥的能在幾所大學裡任選了,陸父和陸母在後面雙手交握,難掩激動,苗稚冷靜地又掃了眼頁面,問他們看清楚了沒,需不需要拍照留念。
得到提醒的父母紛紛拿出手機把陸鏡軒的成績截圖拍下來,回到客廳去給家族裡其他人報喜去了,卧室裡又剩下苗稚自己。
她現在有個很關鍵的問題需要思考。
要報考哪一所大學,能百分之百避開尹語謠。
現在和她那會兒不一樣了,學校給你發一張單子,你在上面填上自己的志願。這些年發展了,小說世界與時俱進,改網上報考了。
苗稚非常确定她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不是這麼設定的,因為她當時的安排是,尹語謠去翻了陸鏡軒的志願表,照着抄了一邊,順利跟他讀了同一所大學。
現在形勢反過來,她想去偷看尹語謠的志願表,好跟她報個不一樣的,可這裡竟然沒有可以偷看的志願表。
苗稚考慮了兩個小時,接到了姬權打來的電話。
作為好朋友,姬權當然很想知道陸鏡軒考得如何,有沒有正常發揮。
得知他成績還不錯,兩人閑聊了一會兒,姬權開了幾句玩笑,說着以後紅了可别忘了他這個兄弟,話鋒一轉,問到了他準備去哪裡上學。
苗稚眯起了眼,警覺問:“尹語謠問的?”
“那倒不是,”姬權嘿嘿笑了,然後說,“熊初初問的。”
熊初初和尹語謠的關系,就跟他和姬權差不多,她肯定是得了尹語謠的委托去找了姬權。苗稚氣道:“那不是一回事嗎?”
姬權又嘿嘿笑,不提給尹語謠打探的事,隻就大學選擇這個話題說:“我說你也沒什麼好糾結的,成績那麼好,肯定去讀A大啊,不然白考那麼多分了。”
苗稚猶豫着說:“B大和C大也不錯,藝術類院校,文化課成績沒那麼重要。”
她不是怕姬權回頭把自己的選擇告訴尹語謠,是真的沒想清楚。雖然她在考慮的主要難題就是尹語謠。
“我不懂,反正你自己覺得好就行。”姬權雖然人有些粗線條,尹語謠對自己好兄弟有意思他還是看得出來的,同時他也清楚陸鏡軒對尹語謠沒那方面想法,沒打算真把自己問到的消息告訴熊初初,便說,“那我就告訴熊初初你還沒想好。”
“随便吧。”
很快到了需要提交志願的日子,苗稚再三斟酌,還是選擇了A大。
她有一個很模糊的印象,男女主大學的時候有在海邊度假的情節。B大正在海邊,她唯一能記得的這點,還是規避一下。至于A大和C大,她怕自己去了C大忍不住吃火鍋。
而且姬權說得很有道理。不去A大,那麼高的分數不是浪費了?運氣好的話,A大的錄取分數線尹語謠夠不到,兩人就能天各一方相安無事了。
苗稚的運氣一直不怎麼好。
宅家半個多月閉門不出,這天她又接到姬權打來的電話。
電話剛接通,姬權的聲音就迫不及待地鑽了過來:“軒兒,你又能跟尹語謠繼續做同學啦!”
苗稚心裡“咯噔”一下,強裝鎮定問:“你怎麼知道?”
空了幾秒鐘沒人說話,苗稚聽到電話那頭姬權似乎做了什麼,接着她收到了一張圖片,是網上流傳的A大表演系今年的錄取名單。
表演系的錄取名單裡,尹語謠赫然排在最後一名的位置上。
她還真是很努力,可能跟陸鏡軒的認真輔導也有關系,總而言之,陸鏡軒和尹語謠,這四年是又捆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