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夷洲略作思考,道:“這有啥好想的?隻要是貪官,一抓住就殺頭,看誰還敢做貪官?”
李民樸微微點頭,掃了一眼聞育恒,發現聞育恒在閉目沉思;便把目光落在了佟孝乾身上。
佟孝乾道:“我同意夷洲的看法。”
李民樸點頭,看着聞育恒,“聞育恒,你也同意李夷洲的看法嗎?”
“不,我不同意!”聞育恒睜開眼睛,“當年的隋文帝就是用嚴刑酷法鎮壓貪官,他在位的時候,官員們都很老實;可是等到他死了之後,貪官們立刻反噬,所以一味地用嚴刑酷法并不能從根上解決貪官問題。”
聞育恒的回答引起了李民樸的注意,在三人之中,聞育恒年齡最小,原本李民樸認為聞育恒的觀點與李夷洲差不了多少。李民樸來到聞育恒面前坐下,“那你說說看要如何從根上解決貪官問題。”
“李叔叔曾經教過我們《谏太宗十思疏》,裡面有句話是‘求木之長者,必先固其根本。’如果剪除貪官是固本,那麼應該從土壤開始做起。不用貪髒之土去培養,不用貪髒之水去澆灌,才能從根上解決貪官問題……”
“你哪知道哪裡的水土不是髒的?”李夷洲道。
“你别打斷他的思路!”李民樸先制止李夷洲,然後對聞育恒,“你不用管她,繼續說!”
聞育恒道:“首先,從教育開始,讓他們從小學習家國情懷。一個擁有家國情懷的人絕不會危害國家,不危害國家就不會成為貪官,這也是李叔叔一直在做的事,李叔叔上課先講作者的家國情懷,就是讓我們擁有家國情懷。”
李民樸笑着點了點頭,有人說進了他的心坎裡,他真是非常高興。但反應過來聞育恒還沒說完,便問:“那其次呢?”
“其次,國家在用人上應挑選有家國情懷的人,我以為唐宋時期的策論考試是挑選有家國情懷的人的最好方式。當家國問題擺在人們面前的時候,有家國情懷的人如賈誼,會寫出對後世産生影響的《治安策》;精緻自私的人隻會想着過好自己的日子,他們寫的文章好不到哪去。這樣就把國之棟梁與不可用者分開了。”
李民樸連連點頭,笑看着聞育恒,心裡默默贊歎:“神童,真是個神童啊!”他真的不敢相信,這樣的話居然是一個十歲的孩子說出來的
“爹,我們是不是該去吃飯了?”李夷洲站起身道。
李民樸點了點頭,道:“育恒,留下來吃飯吧?”
聞育恒看了一眼李夷洲,李夷洲正氣呼呼地嘟着嘴,顯然是不願意讓聞育恒留下來。她越不願讓聞育恒留下來,聞育恒偏要留下來。
“好啊!”聞育恒笑道。
李夷洲氣呼呼地哼了一聲。
李民樸起身在前。聞育恒緊跟其後,能聽到李民樸口中念道:“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在李民樸的語氣中充滿了尋到知己的高興,隻是他沒想到自己的知己居然是個十歲的孩子。但這又如何呢?隻要有知己就好了,何必在乎知己的年紀呢?想到此處,李民樸又哈哈大笑起來。
聞育恒跟在李民樸身後,還沒走幾步,就被李夷洲抓住了手。李夷洲道:“你說你到我家蹭了多少次飯了?”
“哎呀,我又不會白吃你的。你不就想跟我父親學刀劍雙絕嗎?我讓我爹教你就是了。”聞育恒說着就要跟上去。
“真的嗎?”李夷洲不肯放手。
“你不相信呐?好吧,那就當我沒說過。”聞育恒擺脫李夷洲,跟了上去。
“你……你這個壞小子!”李夷洲氣憤地罵道。
李夷洲的這一聲罵讓李民樸回過頭來,他看着身後的三個少年,問:“你們怎麼了?”
李夷洲哼了一聲,去了後院。佟孝乾連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