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的位置空了出來,自然有人虎視眈眈,一般各部尚書都是從侍郎進行提拔的,但是目前刑部的兩位侍郎資曆都不太夠,吏部那邊也覺得直接升其中任何一個都不太合适。
當初那個檢舉紀聰的左侍郎多少有表忠心的意思,但是姜宛亦覺得這人示好就未必真的是個好的。若有證據為什麼沒有早早就拿出來,非要等到事情幾乎快結束了的時候呢?
最後這尚書的位置還是空了出來,讓兩個侍郎共同管理,如有兩人不能達成一緻決定的,那就再上奏報給小皇帝。
折騰完那件案子,也就到了新年了。
東淩國的官員有二十天的假期,從臘月二十六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但各部需要安排人員進行輪值,隻有京兆府和巡城的衛兵是不能休息的,甚至還要加強城中的安全管理。
不能休息的還有小皇帝淩璟遊,因為過年的時候各個衙門也不上值,他就不用出宮,隻要在宮裡自學其他的就好了。如今朝堂局勢雖然越來越好了,但是小皇帝還是得早日獨當一面才行。
而姜宛亦還要去北虞國,北虞國的迎接儀仗大約是正月初五初六左右到東淩國都城,所以她還得安排好自己離開後小皇帝的生活和學業。
這一趟姜宛亦要離開兩個多月的時間,可能會發生各種事情,所以她要安排交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内宮的管理大概是最不需要她操心的了,這段時間來長公主已經把内宮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了,就算真有什麼事情,還有德太妃在,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關于小皇帝的學習,除了新年期間停止出宮學習的環節,也把聞楚的課給停了,美其名曰讓太傅休息。不過既然不讓聞楚來,自然也就不好讓其他人教小皇帝了,春節的這二十天就隻能全程自學了。
不過姜宛亦還是有别的主意的,明面上不能找别人,但是姜宛亦私底下卻讓蘇太師給小皇帝拟了一份學習表,趁着叫晉王進宮的時候帶給他們,這樣小皇帝也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
這段時間蘇太師也對小皇帝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倒是沒花太多時間就整理出了一份新年期間的學習計劃。
就是後面等姜宛亦去北虞國之後,還有十來天的時間就沒人監督小皇帝學習了。
“皇嫂,你應該相信我,我自己可以的,不需要别人一直盯着的。”對于姜宛亦想找人監督自己學習這件事,小皇帝是有些傷心的,真的不考慮信任一下他嗎?
姜宛亦自然不是不相信,也隻好解釋道:“我自然是信你會好好學習,隻是你自己一個人,沒個人陪着,那遇到有不懂的怎麼辦?而且自己一個人學和找個人一起,一定是不一樣的。”
小皇帝現在年紀小,還需要有人引導,若隻是找個人看着他,趙公公就能做,何必再找其他人呢?
不過現在他們确實也沒有太多的選擇,能夠合理進宮的,也就隻能是晉王了。晉王畢竟是小皇帝的兄長,是先帝的兒子,若是換成了蘇家或者姜家的人,難免會有人質疑兩家的用心了。
最後小皇帝也接受了自己要接受皇兄監督的現實,畢竟連蘇太師和自己說過,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可以多聽聽皇嫂的意見。未必是多高明的建議,但一定是為了自己好的。
今年的新年隻剩下了德太妃這一個長輩,姜宛亦自然是無論如何要讓她老人家跟大家一起過年的。原本德太妃是想讓長公主不用陪着自己,讓他們這些孩子們自己過年也能自在些,結果不光是女兒來勸,姜宛亦還直接讓小皇帝開口了。
小皇帝開口那就是聖旨,德太妃也隻能無奈應下了。
晉王如今沒有成家,自然也是被叫進宮裡一起過年吃團圓飯的。
除夕前一天,姜宛亦給小皇帝放了半天假,幾個小輩去了一趟京郊的皇陵祭拜先帝後和先太子。
幾個大的都沒說什麼話,隻有小皇帝淩璟遊說了不少話,最後還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一定會好好治理國家,做一個好皇帝。
每個人心裡都有些五味雜陳,回去之後都明顯情緒低落了不少。
最平靜的大概就是晉王了,他對先帝後都沒什麼感情,今天願意一起來也隻是想祭拜一下自己敬重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