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姜宛亦最需要說服的人,就是小皇帝了。畢竟這東淩國還是小皇帝說了算,要是孩子堅持不讓她走,她也不可能違抗聖旨。
在去找小皇帝之前,姜宛亦先去找了榮安長公主,總得先拉攏一個同夥才行。
隻是姜宛亦也沒料到,榮安長公主也極力反對。“我不同意!皇嫂你明知道有人要針對你,想要害你,你還要以身犯險。若你真的去了,一定兇多吉少,到時候你讓我們怎麼辦?若是一定要有人去,那就讓我去!我是東淩國的長公主,皇帝的親姐,這身份也足夠了吧?”
榮安長公主覺得,自己不是逆臣的目标,自己出去會安全很多,而且以自己公主的身份,北虞女帝應該也會願意和自己談判,沒必要非要讓姜宛亦冒險。
“瑤瑤,你有沒有想過,北虞送來的國書中為什麼指名了讓我去?僅僅是因為我的身份嗎?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有絕對話語權的人,我如今已經擔了個幹政的名聲,認為這東淩國就是我說了算的。而你雖身份尊貴,卻沒有決定權。不說旁人,若是這次出使北虞由你去,你有如何說服所有的朝臣放權給你與北虞談判?”
并不是長公主的名号不夠,而是東淩國的官員們就不可能同意讓長公主再幹涉朝政之事。很多人願意聽姜宛亦的,也是因為姜宛亦有先帝的遺诏,而且她背後有姜家,姜家又和衆多世家交好。隻要姜宛亦不是有不臣之心,她即便是越界一些,大家也能忍受。
而長公主若是碰了朝政,到底對東淩國沒有實質的好處,他們自然不會同意。
這段時間榮安長公主替太後打理内宮,剛剛覺得自己也能為這個家做點什麼,可到頭來發現,自己在很多時候還是無能為力。“皇嫂說的是……我代替不了你……”
姜宛亦知道榮安長公主心裡難受,隻能拉過她的手寬慰。“你不必自責,你如今能幫我處理内宮中事務,才能讓我沒有後顧之憂,你已經很好了。一會兒還得去說服陛下,你還得幫我說說話呢。”
榮安長公主依舊情緒不高,歎了口氣應下了。
隻是姜宛亦沒有料到,小皇帝的态度跟自己預想的截然不同。但她說自己要去北虞國的時候,小皇帝顯得很平靜。“皇嫂如果決定了,那孤就支持你。隻是這一趟一定要注意安全,多帶些侍衛,絕不能不顧自己的安全。”
“陛下,你真的同意了?”
“本來是不想答應的。”小皇帝不高興的努努嘴,繼續道,“今天在刑部,小姜大人和我說了些話,他說如果是太後想要做的事,姜家都會無條件信任和支持。”
聽到小皇帝的話,姜宛亦隻覺鼻頭一酸,難怪早朝之時,父兄全程都沒有說話,當時她隻以為是他們不适合開口,卻沒想到是為了讓她自己做決定。
小皇帝不反對,還有蘇家和姜家的支持,太後親自出使北虞國的事情也就定了下來。
北虞國的送信使臣也在等着消息,待得到了确認的回複後,她才會回去。
“既然尊敬的東淩太後應邀出使我國,參加吾皇的壽辰,北虞國自然也會給東淩太後最高的待遇。吾皇的壽辰在正月底,太後可以在東淩過好新年,屆時北虞會派遣儀仗來邀請太後。”
此話一出,衆人也是疑惑,一般來說各國出使都是定好了時間自己去便是的,從沒有要人家來接的。
使臣也早就預料到了,說出了早就準備好的說辭。“吾皇早有交代,若是太後願意親往,自然不能讓太後在路上涉險,北虞國派出的儀仗會配備一直精英部隊,全程保障太後的安全。當然東淩國也可自行安排額外的随行軍和使臣團。”
北虞國之前對此事隻字未提,怕也是北虞女帝故意為之,想要試探姜宛亦。如今北虞國這般态度,姜宛亦也就更加安心了,說不好自己挑的人都沒有北虞國派來的人可信。
“如此一來,就多謝北虞女帝的一番心意了,哀家一定會好好為女帝挑選一份生辰禮的。”
距離出使還有兩個月不到,姜宛亦也得在這段時間多做些準備,讓自己離開的時候徹底可以安心。如果能提前對聞楚一派重創一次,那就是最好的情況了。
或許,是時候可以對刑部下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