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宮人削減之前,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整合内宮宮人的制度等級。
很多空缺的管事崗位都要将人員補足,而那些已經是管事的人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因為太後和長公主要對這些人進行考核檢驗,把一些不是靠真本事上位的人都撤下來。
如果有誰不願意配合的,那就直接逐出宮去,甚至不會得到那六個月月例的補貼。
内宮的宮女太監可不像是前朝的官員們,可以盡情講他們的忠君之言,宮人隻是雇傭關系,即便是有大半的人不願意要反抗,宮外也有的是人想進來的。所以他們不敢鬧,就算心裡有想法也隻能憋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員安排不合理的,或者是因為以前得罪過誰被發配了苦差的,這次都可以撥亂反正。
姜宛亦要大清理,但是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能解決問題。所以她們給自己拟定了一個目标,要在一個月内肅清内宮的各種問題。
長公主也會挨個地方去,親自監督管理這次的減員行動。
内宮減員的消息一放出,就有不少人自己報名願意走的。但是這批人也沒有直接就讓他們離開,而是等到名單全部确認之後,一次性讓宮人們離宮,不過如果是被查到有什麼問題的,就會立刻被逐出宮去。
第一個被選中的就是禦膳房,上次太後中毒事件之後,所有人都一直夾着尾巴做人,生怕再有什麼問題。
禦膳房除了宮女太監之外,還有一些禦廚,而上次禦膳總廚被革職抄家之後,這個位置也一直懸空着。這些禦廚們原本還以為這次長公主新官上任,說不定他們都有機會了,結果帶給他們的卻是噩耗。不僅沒有人能晉升,而且禦膳總廚的的頭銜還被取消了,所有人都平起平坐。
不過禦廚們倒是很快就接受良好,自己沒機會,别人一樣沒有,而且沒有減少禦廚的人員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不過其他人就沒有這麼好命了,因為誰都不知道,這次要減少宮人背後,到底意味着什麼。
禦膳房是一個油水最大的地方,最容易被占各種小便宜。從太後和長公主要求内務府上交今年的賬目的時候,内務府的人就已經意識到不對勁了。
所有的采買工作是各宮和内務府一起進行的,禦膳房比其它宮雖然不是什麼大錢,但卻是每天都要采買的,積少成多,可不比人家撈的少。
因為整個整頓内宮的事情都繞不開内務府,所以姜宛亦不打算對内務府下手太狠,主打一個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隻要願意自己承認,且上交贓款的,都不予追究,但是後頭要是被發現了,那可就不是趕出去這麼簡單了。
所以明面上長公主第一個是找的禦膳房,其實内務府才是被頭一批整頓的。收到内務府交上來的錢,其實姜宛亦有猜到肯定還有人多少藏了點,但是她也不打算下手太狠,免得影響了後面的動作。
其實最主要的,也是因為姜宛亦内務府總管的了解,這老頭虛榮貪财又怕死,上輩子就是因為他被聞楚籠絡了,聞楚才能這麼輕易的侵蝕了後宮的勢力。
“本宮知道,你貪墨的絕不止這些,但是如今本宮和長公主要在後宮立威,也需要你們這些老人的幫忙。你隻要好好幹,沒人會動你的位子,本宮和長公主也會給你額外的賞賜。但你最好也不要想存有異心,你想想是本宮要你的命比較快,還是别人救你比較快。”
這内務府總管從小就進宮了,宮外沒有什麼念想,就連這貪财的毛病也是因為虛榮而已,隻要他能在這宮中有絕對的體面,又怎麼會去冒險攀附聞楚呢?
果然他在聽了姜宛亦的承諾後立馬變了嘴臉,這幾日完全就是太後和長公主的狗腿子一般。
如今查到禦膳房時,他眼睛直接朝天,拒絕接受任何人的暗示。
禦膳房負責采買的那位公公其實很聰明,早早就報名要離宮了,隻是他以為報了名就完事大吉,卻沒想到也一樣會被盤查。
這也是為什麼姜宛亦要求将事情全部完成後,減員的三百人一起出宮的原因。
那位采買公公最終還是被查了出來,隻是他到底是撈的油水不多,早就已經花完了,還不上錢就隻能挨闆子。
禦膳房的掌事公公自然也是跑不掉的,上次的事情除了打闆子沒有對他進行額外的處罰,這次就跑不掉了。油水的大頭是他拿的,又是個沒什麼管理能力的,他的下場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