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把下午淩璟珩來找姜宛亦的事,和自己的計劃都和盤托出。起初榮安長公主沒當回事,後頭卻越聽越認真了。“你這想法挺有意思的,我同意了!”
三人達成一緻,隻有不在宮裡的淩璟珩還不知道明天早上早朝時,還有自己計劃之外的事情即将發生。
第二日早上,淩璟珩一進宮就被人叫走了。昨天他們商量好的事情,也得讓當事人之一了解一下。淩璟珩雖然挺意外的,但是也沒有任何意見,畢竟榮安長公主最後如何,與自己的計劃并不沖突。
“今天孤有一件事,要告知諸位大臣們。大家應該清楚,父皇臨終前封了二皇兄為晉王,但并未來得及給晉王安排官職。孤這兩日想着,也是時候安排此事了,此事諸位大臣們應當都沒有意見吧?”
給王爺安排個官職,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左右也最多是個清閑的挂職,誰也不會在這時候頂撞小皇帝。
見大家都沒有反對,小皇帝的計劃就繼續進行了。“晉王從前久居宮中,大家對他的能力都并不熟悉,但晉王乃是孤的手足兄長,自然不能随便安排一個官職打發了事,于是孤便做了一個安排。”
“正巧恩科在即,晉王能力幾何,不如讓他一起參加恩科的考試,也無需占用名額,按照晉王的恩科成績來做定奪。如此一來,孤也不至于對不住父皇。”
果然,小皇帝一說完,立刻就有人蠢蠢欲動,想要說點什麼。但是現在誰都不能随意打斷皇帝說話,胡亂插嘴。否則這小皇帝一不高興就要把人拉出去杖打。
“隻是這單獨讓晉王參加恩科的考核,孤覺得也不太合适,所以就想着……榮安長公主也才華出衆,父皇生前也總是誇贊于她,不如讓她二人一同參與,大家覺得如何?”
小皇帝此言一出,現場一片嘩然,甚至有人懷疑自己是不是歲數大了,耳朵出什麼問題了。
“陛下三思啊,女子參加科考,這成何體統啊!我東淩國從無此先例啊!”
“萬萬不可啊,别說榮安長公主,即便是晉王也于理不合啊!”
“若是讓考生們知道這次恩科如此胡來,會寒了天下學子的心啊!”
殿中一片質疑和反對,然而此時姜宛亦卻突然大聲的歎了口氣,讓所有人瞬間噤聲。
“陛下,哀家可是記得,當初大臣們執意要将榮安送去和親的。哀家原以為是他們以為榮安有這個本事,能憑借一己之力就扭轉我們東淩國的局勢呢。不過如今看來,咱們東淩國的大臣們,到底還是看不起女子的。哪怕是先帝贊許過榮安,他們也不當回事呢。”
小皇帝也接着姜宛亦的路子一起演戲:“哎,孤也沒有想到,皇姐那般有本事的人,難道就隻能以後随随便便嫁個人了此餘生嗎?孤不過就是想要讓皇姐做個女官,幫着太後分擔一些罷了……”
大臣們豎着耳朵聽着,原來不是要讓長公主科考入朝啊!若是這樣,倒也不是不能商量,女官和正經的朝廷官員還是不同的。
“陛下,臣有一言。”此時,淩璟珩也适時的站了出來。
“皇兄但說無妨。”
“此事因臣而起,既然大臣們不贊同,臣也不是非要做這個官不可,不如陛下遠遠的給臣一個封地,臣去封地上做個閑散王爺便是。”
淩璟珩早上并不是隻聽了一耳朵就完事了的,他是幾人中最年長的,也該為這出戲做些貢獻。
先帝臨終隻封王不給封地,那就是要讓二皇子留在都城的意思,如果小皇帝因為這些臣子的關系,把自己的皇兄趕出了都城,那将會後患無窮。無論是對内,還是對外,都絕不是好事。
說不好晉王前腳去了封地,南穆國後腳就要打過來了,一個小孩兒當皇帝還一盤散沙的國家又有何懼?
如他們所料,很快就有官員改變了主意,生怕小皇帝真的亂來,一個個全都改口了。
可這會兒小皇帝又不買賬了,用先前他們反對的話來怼回去。“可你們方才不是說了,女子參加科考是萬萬不可的,王爺參加也會影響考生們的,讓他們寒心嗎?”
衆大臣們啞口無言,已經看穿一切的蘇太師才終于開口。“陛下,臣從前也教導過先太子和晉王一段時間,雖然接觸不多,但是也記得晉王的才學并不輸先太子多少,若是真的參加科舉,也是必定能考上的。臣鬥膽,不知晉王和長公主殿下是否為了我東淩國這次科考,犧牲一下自己?”
姜宛亦就知道,蘇太師一定是會願意幫助他們的,這時候也該請榮安長公主華麗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