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舍修好,幾人又去鴨舍喂鴨子,不遠處小溪邊上面,一群早起的鴨子密密麻麻的覆蓋在水面,見有人來,立馬搖着尾巴上岸。
方大嬸在一邊仔細檢查着鴨子們,她可上心了,畢竟每年老兩口能靠這個賺到不少錢呢,少一隻都是損失。
幾人邊幹活邊閑聊着。
方大嬸:“現在生活好起來了,村裡人都做生意發大财了,還好我們靠着小易家的雞鴨,沒給村裡人拖後腿。”
任易和方大叔在旁邊笑笑。
方大叔:“那可不是,那尤老頭,今年下半年就要跟着他兒子養龍蝦,每年淨賺四十幾萬呢,聽說他而兒子今年在省城買了房了。”
方大嬸:“省城住着多冷漠啊,還是村裡好。現在村裡家家戶戶修了房子,除了我們是磚房,大家都修了小别墅,多好看呐,以後我們也存錢修一樣的。”
任易:“那我和鐘貳給你們參考下設計圖。”
方大嬸高興道:“行呀,鐘貳眼光我信得過,看你家房子修得多高檔呀。”
方大叔:“現在的磚房挺好的,錢還是先存着,等小花後面上學買房子要用呢。”
方大嬸一聽覺得好笑:“她一個女孩子買什麼房子,現在哪個結婚男方不買房的?還要用女方買房,那那個男的是沒出息,這種能娶到媳婦?”
方大嬸說的在農村好像是這麼個事兒,但是房子好像也不是非要結婚才能買,方大叔一時半會兒表達不出來。
任易見方大嬸說着說着聲音就大起來了,立馬轉移話題,“尤爺爺他們多了一個人養,那養殖基地要擴大吧?”
說起這個方大嬸來勁兒了,“肯定要擴,說起這個我就羨慕喲,他們年初本來就在鐘家村租好了地,合同都簽了,但是三月份修高鐵地被征收了,政府賠了好多錢呢。”
方大叔攪拌着食料,也興奮道:“現在咱們都叫鐘家村是拆遷村,有好幾戶人都拆遷了。”
任易一聽挺震驚的,這幾個月陪着鐘貳讀書,沒怎麼關注周圍的事了。
去年年底就有消息透露出來,說是樂市會修建一個高鐵站,當時政府還開通了一個全民投票的渠道,隆縣就在其中,任易和鐘貳雖然跟着老師同學們,投了隆縣,但是萬萬沒想到最後真的定了隆縣,而且還是鐘家村還在線路上。
任易看着方大叔方大嬸兩人,想要了解的更多。
方大嬸隻喜歡聽誰家得了好多錢,方大叔了解的更多些。
方大叔:“聽隊長村長他們說,鐘家村山那邊就是其他省,山打隧道連通後覆蓋面更廣,鐘家村好幾戶人因為在那邊線上,得了拆遷款。不過高鐵站是定在隆縣郊外,到時候離我們村兒也近,開車二十幾分鐘就到了。聽說修好要三五年的,修好後,我們去省城坐高鐵隻要二十幾分鐘。”
方大嬸:“那有的等呢。與我們關系也不大。”
任易心想大着呢,高鐵開通後,高鐵站那一片會迅速發展起來,說不定就是一個新城區,連帶着周圍的村子都要發展起來。
方大嬸:“哎,鐘貳不是鐘家村的嗎,鐘貳的地有沒有拆遷喲?”
任易也在想這個事,不過并沒有什麼人聯系他們,不過他們好久沒有去鐘家村看看了。
于是等鐘貳醒了,吃完午飯,任易開車帶着鐘貳和兩小隻,去了鐘貳的二層磚瓦房。
去鐘家村的路上,以前一些荒着的地也被開發出來做耕地用,被征用的地還是種了作物,到時候會額外補償青苗費。
鐘貳透過車窗,見村子裡有一些房子都緊急加修了高層,有的周圍都新建了各種棚子,自己的磚房立在那裡不再突兀。
任易在院子裡停車後,幾人下車。
鐘貳的房子沒有太多裝修,現在被租給了在鐘家村租田,搞種植的外村人老李。
太陽大,老李一家還沒有去地裡幹活,見任易兩人來了,高興地迎了他們進去。
鐘貳從家裡摘的三大袋水果提進去放飯桌上,幾人寒暄幾句後,任易開始打聽拆遷的事情。
老李将風扇開到最大,抽了抽焊煙道:“年初來了好幾撥人,說是要考察,但其實到現在隻有個拆遷的影兒,還沒人真的确定要拆遷了,這個都不好說。”
老李的兒子給幾人拿了老冰棍,兩小隻開心道謝後接過。
“最近村裡可熱鬧了,每天都有掙地的,特别是那種分家後分的不明确沒有□□的。還有的說是有關系,絕對會拆遷到他家,就抓緊建房子好多要拆遷款呢。”
反正他們是外村人,這些也于他們一家無關,每天就當熱鬧看。
老李開玩笑道:“不過要我說,那些地方拆遷成本太大了,我們現在住的這兒正好,對面就是山,開個隧道,直線過來隻有稀稀拉拉的兩三家人戶,可不比那些個地方拆遷的少。”
雖然老李說了不算,但是鐘貳任易聽着還挺開心的。幾人聊了會兒天,下午太陽弱些後,老李帶着人幹活去了,老李的孫子帶着任易幾人在天花闆上看熱鬧。
這時,任易正好看到有幾個人進了鄰居的家,不一會兒那人出來,手裡拿着皮尺開始丈量房屋周圍和院子。
任易趕緊拉着鐘貳看,鐘貳也看到了,兩人都開始往拆遷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