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易:“我去學,工地上正好有木匠。”
好的木匠同樣比較緊缺,木匠那裡的活兒比較忙,等這幾天牆砌得差不多了,他打算去木匠那邊幹活偷師。
鐘貳想了想任易去學确實方便很多,“那你學好了回來教我。我在家做些木質工藝品還能賣錢呢。”
任易點點頭,“隻不過街上老木匠那裡,一把椅子六十元,一天最多兩三把,椅子又不容易壞,還沒搬磚強。”
鐘貳自信道:“你要看在哪兒賣。”而且那椅子都是老款式,他們自己會做了,再設計一些新款式,還能賣得更高!
他對自己和任易都充滿信心,他們未來一定可期!
晚飯後,鐘貳興緻勃勃地拉着任易要他講家裡的田地。
門口有自然風,兩小隻蹲在大門口,借着堂屋漏出的燈光抓石子玩。
任易兩人提了椅子坐在壩子裡面,吹着自然風,談自家的資産。
“小山包這邊的田地和山都是我們的。”遠處還有一條小溪,“小溪對面連着屋後的也是我們家的。”任易又指着小山包,“這個小山包、山腰上的梯田也是。”
鐘貳震驚,這看着不少啊。
他看着院壩前面一塊連着一塊、比大足球場還要大的田地,還有挨着小山包的三四層梯田,以及屋後連着小溪另一邊的一共六座山頭,不确定的再問一遍:
“這些都是嗎?”
任易堅定點頭。他家在高坡村分到的土地都不好,但是面積很大,而且他爸爸之前還向村裡申請開荒了很多田地和荒山。
後面山體滑坡後,他媽媽拿着政府的補貼名額,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選擇補錢,在街上買個百多平的房子。而是花了将近半年到處尋訪,最後在政府補貼結束前一個月,找到了這一戶早已遷到城市去的人家。
最後成功遷了進來,落戶在幸福村村尾,老家的田地都按一比一置換到了這一片地方。
他爸媽的觀念是隻要有田地就不會餓死,田地夠多,生活才會富足。
“剛遷來時我們的土地還比較分散,後面我媽拿錢和地同其他村人置換,再用爸爸留下的存款,又将挨着的山和地包了下來,最後這一片才全部變成我們家的。”
如果不是承包這麼多的地和山,他家估計能有十萬的存款。
任易看着對面山頭道,心裡很滿足。
媽媽一直想實現爸爸開果園的想法,山頭包下來用來種果樹的。隻是媽媽再也看不到她這三年種的果樹結果子了。
鐘貳環顧四周,兩眼泛光:“這得有幾百畝了吧!”其實他也沒概念,對着任易瞎猜測。
任易不太确定,把家裡的土地承包證書、林權證翻出來。
證書上面有附圖,任易家的林地是紅色的邊界線,六座山圍成了窄口的C字形。小山包是C頭,任易家在C脖子處,田地都圍在C的肚子裡,溪流從C腰和尾部流過。
C口外面連着的是方大叔和其他同村人的田地。
“一共有55.5畝地。”但是這包括了山邊溪邊的面積,實際能種田的隻有四十幾畝。
“山林有666.6畝。”
鐘貳聽得興奮極了,他看着不遠處的山林,裡面的木材都可以拿來做木工!雖然這些山隻是小山,但正好拿來種果樹!還可以圍起來養家禽!
任易聽着鐘貳興緻勃勃地規劃這些山要怎麼利用,心裡竊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