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請戰平一繁。
平一繁應戰。
折竹勝。
折竹請戰雨無正。
雨無正應戰。
折竹勝。
林疏在飛往另一座擂台的時候遇到了秋餘塵。
秋餘塵拱手道:“折竹師妹,你實在深藏不露。”
林疏:“師兄謬贊。”
林疏現在這具身體的嗓音,清冷,帶一點點沙,很配得上白衣仙子的形象,可自己聽着實在不太适應。
秋餘塵道:“師妹,你今日已打了十數場,該歇息一下。”
林疏道:“打完這場便去。”
劍光。
劍氣。
刺、挑、點、劈。
時隔數月,昔日握劍感覺終于漸漸回歸,三尺青鋒在手,他那一直在半空中漂浮不定的精神,算是有了一點可以立足的依靠。
這個世界仙道修煉的體系和他上輩子大緻相同,先築基,打通經脈,再結丹,貫通氣海,而後元嬰,煉成法身,繼而渡劫飛升。
築基看天賦,金丹靠悟性,元嬰則更加玄妙不可言,天賦悟性機緣缺一不可,因着上陵學宮入學考試的第一試,仙道院的弟子們最低也已築了基,或是即将順利築基,名門大派弟子從小修煉,金丹期亦有不少,元嬰則還沒有見過,不知真武榜上的前三十有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話雖如此,但劍修與仙修不同,用他師父的話來說“我等修劍之人,修到金丹,可自如控制靈力,暫延壽命即可,此後修煉,全在手中之劍,待到劍意湛然,明悟劍心,修為自高,天劫自至。”
林疏上輩子正是跳過元嬰,到了渡劫的境界,因此他的靈力或許不如人,劍上的造詣卻不能說差。
對面那人拱手道:“在下拜服。”
林疏微微颔首,轉身離開,感覺自己頗有昨日蕭韶的風度——雖然隻是因為并沒有什麼想說的。
他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别人在這個世界辛苦練武十幾年,終于打上真武榜,他卻靠着上輩子的修為直接開挂,今天一晚上,已經蹿到了前三百。
想了想,林疏決定默幾本以前學過的劍訣遞交藏寶閣,低價出售,算是補償。
他師門雖然人凋零,傳承卻沒有,後殿藏書閣典籍堆積如山,除去本門武功外,其它都可以外傳,也不算違背師門規矩。
遺憾之處是,他之前一心學劍,築基、結丹、元嬰等等境界全部水到渠成,從沒翻找過這一類的參考資料,因此隻記得一些劍法和心法秘籍,别的就拿不出了。
秋餘塵的劍法很快,但過于刻意出奇,紛繁複雜,反而沒有靈活變化的餘地。
林疏打算默一本《飛花劍法》放去藏寶閣。
雨無正的劍法端正平和,但其中氣蘊不足,他打算默一本《紫陽心經》放去藏寶閣。
這樣,每打敗一個人,就交一本秘籍,在真武榜上往前爬,也不算是鸠占鵲巢。
至于他們會不會買到秘籍,就隻好随緣了。
林疏說服了自己,走出演武場,回到山巅。
樞玑先生雲遊尚未歸來,夢先生還沒有恢複正常,他開始自己在山頂練劍。
和别人打架固然可以印證武學,但演練劍法也必不可少。
而切磋過後,對劍法的領悟更高一層,這時候再練劍,會有諸多益處。
這是他師父說的,但林疏上輩子沒有機會嘗試,沒有人可以和他對劍,整個仙道隻有他和師父兩個人,劍法一脈相承,即使切磋也是用同樣劍法互砍,不過是磨砺反應速度而已,并沒有什麼意思。
直到現在,林疏才明白,師父說的話,果然是真的。
一樣的劍招,自己練上千遍萬遍,未必會有新領悟,然而若是與人對劍,很容易便能悟出一些精妙玄奧之處來。
他練了大半個時辰的基礎劍招,然後開始演練本門的劍法。
上輩子被師父稱贊為不世天才,但凡是劍法秘籍,甫一讀懂便可流利用出,唯有一本秘籍參之不透,和它死磕了五年。
從初中死磕到大學,直到那天接了個電話,得知師父的死訊,他站在校門口看絡繹不絕川流不息的人群,忽覺自己不過一隻孤魂野鬼,和這個世界并無一點聯系,心境微變,當夜參透開頭一招“空谷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