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有關謝九淵的各種傳聞層出不窮。
有人道他品行不端,行偷竊之事,非君子所為。也有人道他曾熱心相助,不留名姓,并非是個十惡不赦之人。前者的說法總是論及他偷盜仙門寶物,與魔族為伍。而後者的說法則是因為醫暮生起的。
【十階丹藥百年不曾問世,能将十階丹藥拱手讓人,如此重情重義之人,至死卻背負滿身罵名,這不是他該有的結局。我與謝九淵此人有過一面之緣,他心中有善,亦是聰慧之人。外界說他作惡多端,可道聽途說未必是真,更何況我并未聽說過他濫殺無辜。】
醫暮生在仙門中極有聲望,因此他這話一出便引起軒然大波,仙門中對謝九淵的唾罵也少了一些。
除了謝九淵的品行問題,仙門中議論最多的,還有他與魔君的事。
魔君曾闖入四夷門,這是不少人親眼目睹的事,而謝九淵轉頭投靠魔都,這也是不争的事實。仙門中大都以為這二人之間沒什麼情義,不過是各取所取的利益關系。但謝九淵死後,魔君不但強占着謝九淵的屍身不還,還放走了前來要回屍身的齊聞風。這其間的緣由就很值得人深究了。
不單是仙門中人愛談論這事,就連戲文話本裡都有這二人的故事。
什麼纏綿悱恻的風月之事,至死不渝的癡情等待,相愛相殺的虐戀情深……因為話本裡并不提及二人的真名,便任意編排,各種版本都有,且在大街小巷流傳甚廣。
據說,寫這話本的人對這二人十分了解,連謝九淵戴的是什麼顔色的耳墜都寫得清清楚楚……
這話本一出便供不應求,受盡追捧,就連遠在魔宮的那位也看過了。
将話本送到玄晏手上的是連耀,玄晏本是連眼皮都沒擡一下的,卻在聽到謝九淵的名字時接了話本,靜坐在窗前翻完了所有話本。
他在話本中看到了“不染”這個名字。
他突然想起謝九淵同他說過的那個傳聞——
傳聞說,魔君曾不遠萬裡找尋過一枚叫“不染”的花種,據說這枚花種養出來的花能百年不謝。魔君找到花種那日,正遇上魔獸吃人,血紅的河水蜿蜒而下,魔君卻隻是擡眼掃了下吞吃活人的魔獸,便跨過那道河流,去取花種了。
他那時并不記得自己做過這件事,認定這是虛構的傳聞。他問講這個故事的人:“所以你是因為這個傳聞覺得魔君過于冷血,認為他不可能在意無劫之谷這些魔奴的死活,哪怕這些魔奴是他的同族?”
謝九淵笑着答他:“不。喜歡養花的人怎麼會冷血?隻不過我們這位魔君大人哪,他并不懂生命的重量,自然也不會在意别人的生死。”
玄晏視線投向窗外,才忽然意識到那牆下的花已經很久不開了。
他默然良久,喚來了連耀。
連耀動作很快,短短三日便查到了與“不染”下落有關的線索。但當他說再過幾日定能尋到具體的下落時,玄晏卻擺了手,起身徑直往外去了。
他如那個傳聞裡的故事一樣,不遠萬裡去尋一枚花種。
而他也真的找到了。
找到“不染”那日,他經過一條河,一隻魔獸佝偻着身體,正從農夫肩上咬下一塊皮肉。
他擡眼掃了下那吞吃活人的魔獸,轉身離去。
卻在他轉身的刹那,那魔獸的身體猝然爆開,血肉橫飛。
如那個傳聞中所說的一樣,血紅的河水蜿蜒而下。
但這又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