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博士,到了一個語言完全陌生的星際機甲世界,會過得如魚得水嗎?”顧清塵靠在公寓的單人沙發上,盯着天花闆自問。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他已經整整花了一個下午研究這個世界的語言,結論隻有一個:他完全聽不懂。别說溝通了,光是街道上的招牌和光腦界面上的文字,就讓他頭皮發麻。幸好,他左手腕上的光腦簡直是救世主般的存在。這個科技産品竟然能識别他掌握的語言,并将所有内容實時轉換成中文。顧清塵啧啧稱奇,感慨這大概是他來到這個詭異世界後最大的好運了。
于是,他開始細緻地探索光腦的信息。通過零散的資料,他逐漸拼湊出一些有用的結論:房價,這個他原以為會壓垮所有現代人類靈魂的東西,在這個世界居然堪稱“白菜價”。四舍五入,幾乎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一套屬于自己的住宅。而更讓他目瞪口呆的是,自己住的這套47平米的小公寓,竟然是他名下的财産!
“倒是省了租房的錢……”他嘀咕着,試圖讓自己因為“社會地位倒退至零”的郁悶心情稍微平複些許。
既然房子不用愁,電子設備的價格也便宜得讓人瞠目結舌。他很快學會了光腦的網購功能,用了不到五百星币買了一副眼鏡和一隻耳釘。這兩件東西被廣告文案稱作“跨語言交流神器”:眼鏡可以将他看見的星際語實時翻譯成中文,而耳釘則能把他說不明白的語音直接同步翻譯成當地的語言。效率高得不像話。戴上它們後,他終于在這個陌生的社會中獲得了些許聽說能力。
“雖然……有點丢人。”他盯着鏡子裡的自己,小聲嘀咕,“戴眼鏡的樣子有點學究氣,耳釘更像個街頭混混。”可為了能在街頭買菜、問路,他也隻能暫時擱下對外形的執着。
解決了語言的初步障礙後,顧清塵又開始着手研究這個世界的教育體系。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未來社會的高等教育實行“片區招生”政策,也就是說,隻要你住在某個大學的片區,無論你學術水平如何,哪怕你根本沒上過學,也能順利拿到錄取通知。
而他所在的片區,正好覆蓋了這片星域三所頂尖學府之一的——帝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