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嫣茹重重地給劉淮行了跪拜大禮,她說,父親已經有一個身份矜貴的女兒,她能在朝堂上給父親助力,不需要再錦上添花了,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女子,想過普通的日子,所以嫁商戶是最好的選擇,請父親成全。
劉淮恨鐵不成鋼。
但也無法,隻好答應。
十天後,劉嫣茹出嫁,因為其夫婿老宅在江南,隻是在京都有分鋪,所以,她與夫婿的婚禮還是要在江南老家舉行。
劉嫣茹臨走時,婉拒了劉家的嫁妝,隻帶着自己随身用品并兩個自小就伺候在她身邊的丫鬟,她的奶嬷嬷因為年歲已大,也被她留在京都,一乘小船,載着身份貴重的宰相之女,輕裝上路,飄然奔赴江南。
相比劉嫣茹的簡樸與低調,劉嫣然的進宮那日,可謂是紅妝十裡,風光無限。
皇上雖沒親自到劉府接人,但派了内宮總管何世佑與慈甯宮總管張全一起去劉府接人。
兩大内宮總管的出現,讓劉家與劉淮很有榮光。
劉嫣然更是一身大紅的嫁衣,這是皇帝特許的。按理進宮的女人非皇後是不許着紅嫁衣的,但皇上說,嫣然穿紅衣更好看,朕喜歡看,于是,劉家歡天喜地地給劉嫣然置辦了一身大紅嫁衣。
火紅的嫁衣,将本就以妖豔著名的劉嫣然更是豔光四射,風情萬種。
她進宮後,有半月時間皇上都留宿在她的寝宮之内。
半月後,她直接從修媛升為貴妃。
一年之後,她誕下三皇子钰琪,皇上将她的位份又升了一級,成為僅次于皇後的皇貴妃。
賜号雅榮。
如今三皇子也八歲了,劉嫣然進宮九年,一直盛寵不衰,是宮裡碩果僅存敢在某些時候與皇後對着幹的人。
好在惠賢皇後,人如其名,是位守禮,又行事有度的女子,她深得皇太後的器重,所以不管晉隆帝再怎麼對劉嫣然榮寵,都絲毫動搖不了惠賢皇後的地位。
皇太後經常點撥晉隆帝,娶妻娶賢,惠賢才是你的妻子。
其他女人不過是一個玩意兒而已,你自己玩得不亦樂乎,可以,但不能寵妾滅妻,更不能把一個玩意兒擡上正妻的位置,那是大逆不道,是違背祖訓,是要被廢帝的。
有皇太後的震懾,劉嫣然的種種小心思也僅僅在她的榮華宮裡耍耍,離開榮華宮,她敢胡來,自會有來自太後的嚴懲。
是以,雅榮皇貴妃老實了幾年。
但随着三皇子的長大,皇太後的日漸衰老,她的某些小心思又蠢蠢欲動起來。
就譬如今日她的不請自來。
她可不是空着手來的,她帶來了一份送給沈幼宜的大禮。
在沈幼宜給她見禮後,她命人賞給沈幼宜一顆碩大的垂棘珠。
此垂棘珠是有出處的。
它是先帝留給今上鑲嵌在龍書案一側的龍晶夜明珠。
先帝用意是鼓勵兒子能勤政,把他留下的國家治理好。
今上十分寵溺劉嫣然,所以将其取下來放在送去劉府的彩禮之中,以示對劉嫣然的愛重。
現在劉嫣然将如此貴重的龍晶贈送給一個将軍夫人,其大手筆令人驚歎。
就連皇太後的臉色也微微有了變化。
先摒棄了劉嫣然不為人知的用心,但其對崔裴城的拉攏之意卻是毫不隐晦的。
她能行事如此大膽嚣張,其實也全仗着皇帝對她的寵溺。
龍晶夜明珠在皇宮裡的奇珍異寶中不算什麼特别矜貴的,但因為是先帝所贈,用心良苦。
所以,晉隆帝将其贈給劉嫣然本來就很不恰當,如今,他的女人又将此珠送與一位剛謀面的将軍夫人,這舉動甚至比當年晉隆帝更誇張。
崔裴城面色平靜,但若是有心之人仔細觀察,能看出他的雙拳是緊攥着,手背上青筋暴突。
一屋子人視線都落在沈幼宜身上。
沈幼宜往前兩步,跪在雅榮跟前 ,“臣婦謝皇貴妃的重禮,臣婦與夫君定然會忠心報國,為大越國百姓,為皇家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她這是接受了雅榮皇貴妃的重禮?!
皇太後與皇後的臉上都微不可見地閃過冷意。
就是晉隆帝 也微微蹙眉。
隻有雅榮皇貴妃滿臉得色,示意身邊宮女去扶沈幼宜起來。
但沒等宮女走到沈幼宜身邊,卻見她跪着挪動了個方位,直接跪對着皇太後。
衆人皆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