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長秋月明 > 第70章 第六十九章面聖(二)

第70章 第六十九章面聖(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高起潛看着在場面面相觑的衆人,目光突然落到滿臉是血的楊銘化身上,此時原本清秀的面容變得有些猙獰陰狠,高起潛突然心中一跳。

隻是事已至此,他不得不跪下禀告:“皇爺,信王殿下最近身體不适,因此特地來向陛下請假,希望免了明日的課業。”

一聽信王朱由檢要請假,他并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勁,隻是不由得懷疑自己這個弟弟最近身體這樣差以至于經常請假。當然天啟皇帝本人也不喜歡讀書,如果朱由檢打算逃課,他也不怎麼在乎。

楊銘化聽朱由檢請病假,心中卻不由得暗自納罕。而魏忠賢魏公公對于信王朱由檢請假一事并不在意,隻要朱由檢不要和那些文官一起反對他就行了。隻是客印月聽說朱由檢請假,自然明白朱由檢沒病隻是不願意繼續接受那些士大夫的洗禮,但她非但沒有直接戳穿朱由檢的謊言,反而整個身子突然渾身發軟,臉上的紅暈卻更是豔麗,直接讓天啟皇帝和魏忠賢魏公公心曠神怡。

不管在場其他人如何想,天啟皇帝揮揮手就準了朱由檢的病假。得到了好消息的高起潛也起身離去,就連腳步都有些輕快了。

對于高起潛,其他人總是不屑一顧的模樣,而望着高起潛的背影,客印月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魏忠賢魏公公親眼看見,客印月目視高起潛時的嬌羞,就連眼睛都是水汪汪的。

客印月本想賞賜一下高起潛,但是又怕什麼端倪露出來,她還是按捺住了想要送高起潛東西的想法。

魏忠賢魏公公并沒有想太多,隻是不由得嫉恨這個名叫高起潛的小太監。畢竟魏忠賢魏公公的崛起也是靠了撬了老上司魏朝的牆角成功勾搭上了客印月,如今高起潛似乎要故技重施,這讓魏忠賢很是難受。

高起潛是一個機靈的人,他似乎感受到魏忠賢盯着他後背的陰森目光,也明白一個男人的醋意,但他更明白自己和客印月壓根就沒有半分錢的私情。

高起潛走後,天啟皇帝揮揮手就讓楊銘化退下了。雖然天啟皇帝相信魏忠賢的忠心,但對于魏忠賢魏公公能不能抓到什麼奸細,他自己心中其實也有疑惑。身為魏忠賢的主子,他深深明白魏忠賢雖然很忠心,但能力真的不能相信太多。隻是女真奸細不得不除掉,此時此刻天啟皇帝心中已經漸漸有了一些想法。

正如天啟皇帝和楊銘化所預料的那樣,東廠錦衣衛對于抓女真奸細一頭霧水,反而轟轟烈烈地投身于勒索北京城的小商小販和賭場妓院之中。

小商小販是普通百姓,他們的抱怨就是民心不穩,賭場妓院大多背後的高官顯貴,東廠錦衣衛倚仗權勢薅羊毛的舉動顯然讓他們失血太多,對于這一切這些人心中也是不滿。

而朝廷文官一直對于内廷太監掌握控制的錦衣衛東廠不滿,對于東廠錦衣衛主動給文官遞靶子的行為,這些人就像聞到鮮血的瘋狗一樣四處彈劾。一時間,彈劾魏忠賢和東廠的彈章如同雪片一般飛向天啟皇帝居住的乾清宮,仿佛魏忠賢魏公公幹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以至于天怒人怨。

天啟皇帝也明白内情,他一再解釋東廠錦衣衛是在抓捕女真奸細,但文官并沒有看到有什麼奸細被抓住,自然不認可天啟皇帝的解釋,執意彈劾天啟皇帝寵幸魏忠賢。就算沒有資格彈劾魏忠賢的低級文官和翰林們,也紛紛口耳相傳,在讀書人和北京城百姓中大肆宣揚魏忠賢的肆意妄為和天啟皇帝是分不分,寵幸奸佞。

其中就包括陳仁錫,見到盈盈這些人之後,陳仁錫大肆抨擊魏忠賢和東廠對于京城商販的勒索,隻是盈盈這些人并不答話,看起來不那麼熱絡。

對于潛伏在北京城的女真奸細來說,這一次他們既赢了又輸了。赢是因為明朝折騰這麼長事件,一個奸細都沒抓着,反而把自己搞得顔面掃地,威信全失。輸則是因為他們的目标就是要殺死楊銘化,但是最後不但楊銘化兩次死裡逃生,而且似乎對于女真人有了警覺。

就在京城範氏皮貨鋪的密室中,一個長衫老者正在和一個留着金錢鼠尾的魁梧男人談論着什麼。

望着手裡的審查,那個留在金錢鼠尾的男人歎息一聲:“想不到這楊銘化居然如此難殺。”

那長衫老者接着說道:“根據那位梅先生的消息,因為這件事情就連天啟小皇帝也知道了這件事情。”

魁梧男子聽老人提起那個代号為梅的奸細之後,心中稍安,畢竟明朝折騰這些日子,若不是他通風報信,明朝不至于一個人都抓不到。而後金國之所以在北京城中布下了這樣龐大而深入的情報網,有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的功勞。

隻是想不到楊銘化仿佛若有神助,居然兩次都沒将他鏟除,這樣一個人将來極有可能成為後金國最大的對手之一。

老者聽說後也隻是淡淡問道:“楊銘化有兩次死裡逃生,難道真的有神靈保佑。”

他是商人,加入後金國隻是為了自己和家族賺錢,對于楊銘化死不死其實不怎麼在乎。

楊銘化死了當然最好,不死也無所謂,畢竟這樣一個小官在明朝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留在金錢鼠尾的魁梧男人不一樣,他是徹底成為後金國的人了,如今後金國就是他的一切,對于有可能妨礙後金國一統天下的人物,他有理由鏟除。

“我們建州的薩滿大人曾經說過,大金國有朝一日必然會征服整個漢人天下,隻是......”

長衫老者問道:“隻是什麼?”

金錢鼠尾男人歎息道:“大金國成敗的變數便是楊莊和他的子孫!”

長衫老者聽後也生出一絲疑惑:“為什麼?楊莊為什麼選擇逆天而行,難道他對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感情居然如斯深沉,甯可遭受天譴也要逆天而行,保大明江山不墜。”

在北方地區長期有着這樣一個隐秘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的兩個有名的謀臣劉伯溫和楊莊都預測到了有朝一日會有北方胡人再次入主中原。對于這個結果,劉伯溫選擇順應天意,而楊莊卻選擇逆天而行。

等到手裡的茶水冷透了之後,金錢鼠尾的男人才緩緩說道:

“四貝勒也曾經問過薩滿大人,薩滿大人看了四貝勒很長時間,最後也隻是行了一個我們女真人的大禮,說或許都隻是冤孽糾纏罷了。四貝勒長跪不起,薩滿大人卻并不所動。大汗也問過薩滿大人,薩滿大人也隻是那句,人都有各自的私心,或許都是隻是冤孽罷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