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陳仁錫早已經下定了決心,自然在得知楊銘化被萬曆皇帝直接下旨提拔選入翰林院之後,就不那麼驚慌失措了。
盈盈在無夢園聽說一向懶惰的萬曆皇帝居然直接下旨提拔楊銘化入翰林院,心中也是各種波瀾。她站在原地呆呆地回憶前世有關于楊銘化這個人的方方面面,隻是腦子裡居然一點線索都沒有。
不僅如此,盈盈越想她腦子裡就越是一片空白,仿佛自己的記憶中關于楊銘化的痕迹被删除了一樣荒誕。
陳仁錫松了一口氣,臉上的表情卻越發嚴肅。周盈盈感覺異常熟悉,那就是一種賭徒孤注一擲的表情。
看到盈盈可愛的臉上因為楊銘化而産生的某種異樣,陳仁錫心中就有一種想要逗逗小姑娘的沖動:“想不到,這位萬曆皇帝居然還有這一手,雖然沒有中旨提拔楊銘化入閣,但是卻中旨提拔楊銘化入翰林院,進而給了楊銘化入閣資格。這樣,既能讓皇帝用自己的力量送楊銘化入内閣,也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中旨提拔楊銘化對他造成的攻擊。不愧是張文忠公精心培養的弟子!”
盈盈聽了陳仁錫的話,心中也是忍不住默默贊歎。盈盈也明白,中旨提拔楊銘化一個三甲進士入翰林院,雖然也有些不妥當的地方,但是楊銘化雖然入了翰林院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入閣,這樣中旨提拔楊銘化給楊銘化帶來的名聲上的損害就不如直接讓楊銘化入閣那般招人恨。也有利于将來楊銘化入閣之後和群臣的關系。這般圓潤的手腕,自然是比嘉靖和崇祯二人直接給予沒有資格入閣的官員入閣要高明不少。
隻是盈盈并沒有一味的贊同陳仁錫的話,她反而提出了一個問題:“陛下中旨讓楊銘化入翰林院雖不如入閣那般明顯,但是也是陛下直接下旨,因此若楊銘化顧忌士林名聲硬是不接陛下的這個旨意,那陛下施恩楊銘化的這個伎倆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聽了周盈盈的話,陳仁錫忍不住歎息道:“楊銘化一定會接旨的。”
周盈盈望着陳仁錫的臉,有些難以置信地說道:“為什麼楊師兄就有一定接旨?”
陳仁錫說:“楊銘化是楊莊的後人,而楊莊是太祖皇帝最信任的臣子,因為這個緣故,隻要楊家人不參與謀反的事情,曆代大明先帝便隻好優容他們。不僅如此,大明曆代皇帝經常賞賜楊家人大量良田美宅。雖然楊家人因為靖難的緣故被成祖皇帝削去了太祖皇帝禦賜的錦鄉候爵位,但楊莊的後人在大明的待遇上立場上實際上更側重于勳貴。我們這些純粹的江南士大夫不是太把他們當成自己人。因此楊銘化更偏向于接受皇帝的安排而選擇放棄士林中的名聲。畢竟楊銘化是楊莊後人,皇帝若對他像于謙,嚴嵩,張居正那般卸磨殺驢,就是死了也難以見太祖高皇帝。既然楊家人不用士林的名聲就能活下去,那麼楊家人便不用在意士林名聲。畢竟太祖高皇帝都沒有殺得了他們,身為太祖子孫,若楊家人沒有謀反的證據,你就把太祖高皇帝最信任的大臣的家人給處理了,那是直接打大明和太祖高皇帝的臉面。”
聽了陳仁錫對于楊家人的解釋,盈盈在了悟的同時也漸漸生出幾分疑惑。
就在盈盈自己思索楊銘化以及他的家族的時候,陳仁錫也在思考如何掌控并且利用楊銘化。
陳仁錫也是一個賭性大的人,既然下定了決心,就這樣他就讓盈盈把周奎叫到無夢園談一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