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喜事,則是新算法中心有初步成果了。顧時熙原本對新招的三人團隊不抱什麼希望,三個人的履曆在他看來都不太夠得上優秀,隻是死馬當作活馬醫,聊勝于無的存在。
卻沒想到最不看好的小團隊卻最争氣,率先拿到了成果。
由于不在廠區沒有場地,周媛丹他們平時訓練算法都是用的汽車模型測試,模型前後側方都安裝有攝像頭用以識别環境圖像,因為車身太小沒法像真車那樣安裝智能系統,于是團隊将模型聯網,由他們的筆記本根據模型攝像頭識别到的道路圖像進行計算,完成後直接回傳指令給模型中控,告訴中控下一步應該怎麼開。
等到真車時,就将他們筆記本上跑的模型安裝到汽車内部即可完整搬運智能駕駛功能。
顧時熙聽彙報說有成果時,原本沒當回事。但還是本着表示重視的心态去看看。
沒想到驚為天人。和之前廠區極不智能的智能駕駛功能不同,算法中心的智能駕駛系統成功做到了識别道路,智能避障避人,遵守交通規則,如紅燈停綠燈行,不壓實線等等基礎功能。顧時熙設置了好幾次不同的路況讓他們進行實時測試,結果每一次都成功了,失敗率0%。
于是顧時熙當天就下令将廠區那邊的團隊預算砍半,再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依然沒有階段性成果,再會再繼續削減經費。
不少人看到經費削減嚴重會主動離職,而這正是顧時熙想要的。隻有能拿出來成果的才是人才,拿不出的,都是閑人。他隻養人才,不養閑人。
陳鑫已經被衛初桐提前打了招呼,早做好心理準備。雖然砍生産線,改為采購買入,但采購依然屬于後勤部管轄。他統管的資金規模和人員規模肯定有所縮小,但許許多多難管理的關系戶也可以借此裁員掉,總的來說有好有壞。
但顧時熙如今盈利壓力大,這件事施行下去對他來說肯定是好事。陳鑫看到初桐的計劃,就知道這件事情大概率會執行,隻是時間早晚的事情。順應局勢是陳鑫在凱盛的生存之道,他願意順水推舟做下去,給總經理賣個好。
于是為了盡可能多的刷掉關系戶,提前掌握主動權,陳鑫早早地就開始觀察部門裡遊手好閑的刺頭,小幅度調換生産崗位,準備辭退名單。隻等顧時熙一聲令下,開啟内部改革,他便将辭退名單與要砍掉的生産線融合在一起,同集團一道斷尾求生。
這件事情難度很大,勢必會遇到多重阻礙。陳鑫不敢專權,将名單列好以後,又詳細地标出了每個人背後的關系網絡,以及他們的薪資,工作狀态等。這些資料彙總起來待最後顧時熙做最終決定。
事業一順,顧時熙的桃花運也旺了起來。初桐前面不久還在嘀咕的全小歡與顧時熙的緣分,這就又續上了。可能因為初桐重生後引發的蝴蝶效應,這一世的顧時熙與全小歡的相識提前了很多。
原本他倆要在兩年後才因為全小歡在一次危急時刻對顧時熙舍身相救而認識,全小歡出場就是作為顧時熙救命恩人的身份。這世卻因為初桐提前和嚴夏央相遇,而導緻全小歡與顧時熙在粵菜館有了第一次碰面打招呼,且身份還變成了嚴夏央的客人?女伴?不知道怎麼定義,總之一團亂麻。
周五的時候,顧時熙人逢喜事精神爽,開開心心下了個早班,帶着初桐去附近商圈和客戶吃了個飯,席間沒喝酒,吃完就又開車把初桐送了回來。天色已晚,顧時熙當時正在問初桐對重整供應鍊的看法,心裡挂着事,也就沒太把注意力放路上,加之光線黑暗,等看到車前突然竄出來一個人時,刹車已經來不及。
初桐坐在副駕駛位,透過擋風玻璃隻看到車燈下全小歡驚訝慘敗的臉色,馬上就要迎面撞上,隻能害怕地捂住了眼睛護住臉——雖然是鋼化玻璃,但人在危急之下會本能地擔心撞擊後玻璃碎片飛散而産生恐慌感。
好在顧時熙的車子安全性能好,初桐感受到撞到了東西,但車内反應并不大,停穩後氣囊也并沒有彈出。車内兩人都安然無恙。
顧時熙解開安全帶下車查看,就看到一個女孩子蜷縮着躺着地上,東西撒了一地。
他急忙上前,蹲下觀察:
“你還好嗎?傷到哪裡了?”
全小歡痛得一時沒緩過來,隻保持着原姿勢沒有回話。
昏暗的路燈下,那張臉美得似乎有了驚心動魄的味道。
顧時熙那一瞬間像個被美貌狐狸精攝了心魄的書生,整個人毫不誇張的說,就愣住了。所謂燈下看美人,越看越有滋味。而目睹了全程的初桐,站在一旁,不忍直視顧時熙的傻子樣,拿出手機撥打了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