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着衆人或審視、或好奇的目光,林萦坐直身體,清了清嗓子,說起她的思路:
“我們現在入場已經不算早了,短劇市場日趨成熟。從目前的狀态來看,平台缺的不是作品,而是精品。與其廣撒網,重量不重質,我覺得不如整合全部資源好好打磨一部作品,讓它成為頭部爆款,這樣不僅可以收獲高額回報,還可以累積人氣為後續的作品鋪路。”
林萦為了這次短劇的項目做了很多調研,在運作方面有自己的見解。
“林小姐,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集合全部資源投放的這部作品,沒有獲得觀衆的認可,撲了,該怎麼辦呢?”
通常一部短劇十萬塊以内的預算足夠了,但是要做精品化成品最少得在40萬到60萬之間。同樣的價格拍一部,還是拍五到六部,哪個性價比更高,答案好似不言而喻。橡實的一位管理層忍不住發問。
“我覺得這個概率不大。”林萦并沒有被這個問題吓住,表現得十分淡定,然後給出自己之所以這麼認為的理由,
“短劇爆火的原因,是它能滿足觀衆們的情感需求。我們通過對時下那些熱門短劇進行分析,可以判斷出來現在市場上觀衆們的情緒點在哪裡,熱點是什麼。而且我覺得短劇的爽點應該跟小說差不多。你們是做小說的,網站辦的這麼優秀,應該最了解什麼内容能夠引起當下年輕人的共鳴。有了這些作為參考,再配上精良的制作,我不敢說一定會爆火,但是撲街的幾率應該是微乎其微。”
林萦有備而來,面對提問遊刃有餘,侃侃而談。但在場坐着的有一多半人是餘茂哲的手下,林萦給出的方案卻跟他們家老闆的是兩個極端,就算大家覺得她分析的有道理,也不敢輕易表态。
會議室裡的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
周亦良一副置身事外的閑适姿态,饒有興緻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這個項目目前我們預計的投資金額是50萬,現在這個方案的意思就是我們要把這50萬,甚至可還不夠,後期還要追加一到兩個點,全部投到一部劇上是嗎?”餘茂哲問道。
“是。”林萦語氣堅定,她知道大家在擔心什麼,又補充了一句,“高風險,高回報。”
餘茂哲斂了神色,低頭沉思。片刻之後,問出一個跟項目走向不大相關的問題:“我想知道這是林小姐的個人意思,還是宋總的想法,你們已經達成一緻了嗎?”
“嘶……”被點名的宋玮揉搓起額角,沒有立即回答。他覺得林萦的說法也有她的道理,但是比起餘茂哲的方案風險确實翻了很多倍,一時之間拿不準主意。
“我可以代表玮藝娛樂。”林萦答得強勢,迎上餘茂哲的目光不躲不避。她才不想要安全牌呢!如果奔着穩妥起見,那她一直當演員就好,雖然受制約,不能大富大貴,但也餓不死,凍不着,何必選擇一條崎岖難行的未知路呢?既然做出決定,她就是想要殺出一條路來!
對上林萦堅毅的眼神,餘茂哲不禁為自己的畏手畏腳感到慚愧,他笑着搖了搖頭,然後無不贊歎的說道:“有林小姐這樣有勇有謀的合夥人,我相信咱們做出來的項目定會一鳴驚人。我同意你的方案。”
沒想到林萦這麼快就說服了自家老闆,衆人還處在錯愕的狀态。主位上的周亦良,收起玩味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贊賞的弧度,第一個擡手鼓掌。
其餘人反應過來後,跟着猛拍巴掌,慶祝合作達成一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