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這麼多人,一定有和我想法相通的做面師傅,我不求他樣樣精通,但得會。有的面不必現做,我已經有了采購渠道,就算不能跟當地的比地道,但也得差不離。”
“我覺得好難找。”
“有時間找,不必心急。凡事啊,都講究緣分,總會遇到的。”
阮弦抿着嘴巴點着頭,将手裡的紙條折成小圓筒。
顧鴻筝繼續道:“我預備店裡就四個人,多了不要。咱倆輪着當服務員,收拾殘羹冷炙。至于端面嘛,顧客可以自己拿,按鈕按下去,号碼一喊,人就自己上前台來端。”
“幹活沒問題,當服務員就當服務員,我不挑。”
“我的員工每周有一天假,誰說服務行業不能夠得到假期?我的員工就能,每人一周一天假。隻有勞逸結合,才會有心情工作,一味地壓榨他,對于老闆來說沒有益處,再說了,我也想偷個懶休息休息。”
兩人笑起來。
“我已經在招聘軟件上開了賬戶,你就負責從上面招聘廚師。我呢,去實際生活中物色人選。咱倆兵分兩路,同時尋找志同道合的做面師傅。不拘于年齡,隻要他會得多、做得動,就算是七老八十我也要,黃口小兒也不嫌。該有的福利待遇,我一樣都不少。下個月,我就先給咱倆投上社保。”
遲祝近期難得來出租屋,正好趕上晚飯時間。他問起面館的事,阮弦如實相告:“我倆議定了工資和休息時間。我每周三休息一天,每月工資三千,投社保。兒子放了學可以去那兒吃飯。你也可以去。”
“我去幫忙的話,多少錢啊?”
阮弦笑道:“你要是會做全國三十四省的特色面,顧姐能讓你獅子大開口。”
“真的假的?”
阮弦沒聽懂遲祝這四個字指的是什麼,隻說了一個字“是”。
“什麼就‘是’啊?我是說三十四種特色面?誰能做啊?”
“那你别管,總有能人。再說了,我和顧姐也各自練出了幾碗面,也能先抗一抗。”
“我也練兩碗,休息的時候去幫忙,賺個零花錢。”
“先說定了,你要真去幫忙,我鼓掌歡迎,但不給錢,隻賞你一碗高湯素面。”
做面師傅還沒找到,面館還沒正式開張,顧鴻筝卻是兩手攤開,開始了收禮階段。這不是她主動開口的,而是周圍人自發而成。爸媽各自包了紅包,顧鴻筝推脫不要,爸媽齊聲說:“怎麼不要?沾沾喜氣嘛,荷包不鼓起來,怎麼會有氣勢!”
索娜送了顧鴻筝一個金擺件,祝她稱心如意。金色的秤杆,金色的秤砣,上面放着三粒小金子。佟沁送了卡通版的福祿壽喜财擺件,祝她财源滾滾。木頭材質,擺在前台上的一角,倒也小巧有趣。
盧聲送了一打兒圍裙,圖案是一碗熱騰騰的面,賦予了人的五官,各式各樣有關笑的表情。顧鴻筝拿在手裡很是喜歡:“正好我還沒有預定圍裙呢,你這送得及時。底是享用美食的橙色。圖案也好看,規規矩矩的一碗面,上面的‘面面俱到’不就是我的店名嗎?”
顧清英和索娜對視一眼,各自垂下眼睑。
索娜微微側着身子耳語:“你瞧盧聲對鴻姐姐多上心呐,人家随口的話,立馬記在心上。清姐姐,你有危機感了。”
顧清英裝作聽不見,忙說:“顧鴻筝,我沒那些俗物,就送你兩句真心實意的話吧,祝你财源滾滾,荷包滿滿。”
索娜說:“你就兩句話呀?這禮送得真是簡單。還擡高貶低呢,說我們都是虛情假意?”
顧清英說:“除了兩句話,還有一身力氣。顧鴻筝,你要是忙起來缺人手,隻管叫我就行。”
顧鴻筝伸出手去攬住姐姐的肩膀,笑道:“我呀,來者不拒,管你們是兩句話還是一身的力氣,我隻管悉數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