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某一介書生,家中雖不富庶,然而怎可讓小姐貴物流落那粗俗之人手中,所以費勁千辛萬苦,将朱钗贖了回來。小姐蕙質蘭心,恩義相助,自此文某頗受優待,雖不才,此等佳人小生實不願意辜負,故厚着臉皮求娶小姐,待文某日後高中,成就一段姻緣佳話。”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窮書生困窘,被貴小姐慧眼識珠,文書生感恩想報,欲成佳侶的故事。
黃良辰:“明月,這金钗可是你的?”
姜姜回答:“不是。是大姐送給我的。”
“可這書生說你贈他金钗乃是早春宴前幾日,而明熙的金钗是早就贈與你了。”黃夫人說完,扭頭向黃良辰,“早春宴長公主所設,明月剛來,明熙怕她露怯,老早就送了些首飾過去,讓她好生打扮。這件事明薇也知道,還吃了不少醋。”
黃良辰點點頭。
黃明熙處事大方,這點他是相信的。
黃夫人又朝向黃明月:“況且,早春宴那日,你這簪子不是戴了一整天麼?”
黃明熙的簪子是馬車上給的,當時馬車内就她們三個人。無從佐證簪子究竟是之前給的,還是當時給的。
這樣想來,連黃夫人催她去早春宴,也或許一早就設計好了。
應該是,黃明熙還是黃明薇其中一人,在客棧裡出銀子幫了一個年輕秀才,從這秀才形容“看官紛紛叫好”來看,當時人還很多,是個轟動事。
姜姜倒并不認為兩姐妹會突然對一個面貌普通的秀才一見鐘情,估摸着貪财掌櫃淩辱落魄書生是個引人注目的場面,故而連臉也未露,隻想留個名聲。
可這個秀才面上清秀,不是個真風光霁月的。
他見對方是個貴小姐,立刻動起了心思,贖回發钗,言語之間還露出小姐仰慕他才華,後續頗為幫扶的姿态,想要借此既娶一個美小姐,又攀一個好丈人。
——真要是報恩,也該高中狀元後才來娶親,居然也就這樣厚着臉皮來提親。
這種事不見得少,原本趕出去就是了。
不過姜姜看了看黃夫人。
黃夫人最好面子,為此甯願花嫁妝托起整個黃家。
站在她的角度考慮,這件事她應該是提早知道了,這秀才或許之前就來過。
無論發生在黃明熙還是黃明薇身上,趕出秀才雖簡單,有些人會知道這秀才恬不知恥攀高枝,有些卻會覺得這黃家趨炎附勢,既對秀才抛橄榄枝,又不肯真嫁。
再者,這秀才似乎才學還不錯。
未來若是高中狀元,也免不得結怨,所以才想出這樣“李代桃僵”的辦法。
畢竟黃明熙黃明薇是真閨秀,嫁不得。黃明月隻是個妾室女兒,又沒什麼才學,嫁出去了還不用出嫁妝。
黃夫人又道:“明月,你也不必害羞,若真是如此,還真是一段佳話。我記得,以前老爺雖出身貧寒,但也因一手好詩,讓我爹欣賞備至。”
那文書生連忙叩首:“是。黃大人所做《萬春賦》小生有幸見過,精彩決絕。黃大人當年一舉得魁,乃天下寒士榜樣。實不相瞞,小生正是因受到黃大人激勵,這才背井離鄉,上京趕考。”說罷,他種種叩首,“今生能得見黃老爺實乃平生大幸,更别想,當日竟也是黃小姐資助。黃氏一門真是高潔,廣庇天下寒士。”
這句話顯然打動了黃良辰,他捋了捋胡須。
“廣必天下寒士。說得好,老夫也有此心願。”
黃夫人笑了笑:“婚事倒也不能如此随意,不如我們先等等,老爺擇日考考這秀才詩詞如何?能不能入得老爺法眼。”
“文某不才,能得到黃老爺指點,三生有幸。”
黃夫人和文秀才一唱一和,三兩語之間,就把這件事給黃明月坐實了,顯然早就商量好了。
文秀才想:自己一個窮書生,想娶黃夫人嫡女,那确實是僭越。聽得那兩個小姐生得花容月貌。不過眼見三小姐一進來容顔清秀,文秀才便滿足了,論三小姐受不受寵,有黃侍郎這樣的老丈人,無說出去總是翁婿,總得提攜一把。
而黃夫人好不容易生得姿容如此出色的兩個女兒,早春宴大出風頭,前來打聽的人絡繹不絕,還在挑呢,嫁窮酸秀才簡直癡人說夢。别說壓根沒什麼私情,就算有私情也不可能下嫁。
黃老爺也是如此心思。兩個女兒嫁得好,他風風光光不說,兩個女婿未來說不定還能幫軒兒某個好前程,軒兒再娶個貴族小姐,那他們黃家就可算在京城紮穩根了。
至于黃明月,她自小就不在身邊,回來也尚短,他沒怎麼想過。
雖然知道這個秀才有吹捧之嫌,可他有句話倒是說到了黃良辰心裡——“廣庇天下寒士”。
他出身淤泥,在老家已算揚眉吐氣,但在京城貴族雲集的地方也還算出身低微。若是“庇天下寒士”這個名頭打出去倒是能掙得三分名聲。
再者兩個女兒若是嫁得太顯貴了,不免被人說攀附富貴,若是三女兒嫁了個懷抱才學的寒士,反而能顯出他的高風亮節。
更何況明月論才學技藝,真的跟兩個姐姐差點。早春宴過後,無人提及。
姜姜不說話,觀察每個人的神情。
黃夫人見她不吭聲,又道:“明月,你說呢。”
“自古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女兒不敢說什麼。”姜姜低頭回答。
黃夫人見她屈從就好了,她來之前就怕她争辯簪子的事,誰知道一言不發,還真是個好拿捏的。
事情先這樣,黃良辰還是得想想,也不能說一兩句話就把一個大好閨女嫁出去。
但黃夫人心中已十拿九穩。她了解黃良辰,隻要他不是态度堅決反對,就容易妥協。
剩下等文秀才過了黃良辰的詩書考核,她提前洩洩題面就行。
黃夫人倒也不是真想對付這個庶女,畢竟她對她兩個女兒毫無威脅,隻不過順水推舟的事,正好可以幫熙兒免了些麻煩,免得文秀才到處亂說。
黃明熙是家中長女,萬星捧月,寄予衆望,她的聲譽容不得一絲受損。
文秀才一走,從屋内出來的丫鬟就像鳥雀一樣,往四面八方傳遞消息。
首先是黃夫人身邊的丫鬟黃莺跑去跟黃明熙禀告。
黃明熙正在簾帳後撫琴,聽聞後點點頭:“好。告訴娘,我知道了。”
那日坐在客棧内聽曲,原是想結識三皇子,故而才想表現一番美人恩,沒想到這人居然敢恬不知恥上門求親,也是大意。
二小姐黃明薇半靠在床上,粉裙迤逦,也得到了丫鬟喜鵲的消息,她一面吃着瓜子,一面笑拍掌笑:“果然還是轉給了黃明月。姐姐好計謀。”
陳如蘭慢了許久,也還是通過金桔從别人那打聽得到了消息,畢竟事關姜姜的婚事。
姜姜一回來,她着急地跨出門檻問:“是荀方?”
她總疑心是丫鬟搞錯了。
姜姜搖頭:“不是。”她走了進來。
陳如蘭着急跟進來:“那該怎麼辦?”
姜姜無聲歎口氣,給自己倒茶。
她捧着茶杯慢慢地喝,慢慢地想。
早知道黃家這麼複雜,當初還真未必會答應黃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