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在第三個到後,再殺死李鎖匠,就無法成功引起後面兩人火燒屍體這一舉動了。
“所以……”
“你能解釋下嗎?”
面對未清宴的質問,衛國平臉色不是很好。
這個點他還沒想通。
未清宴是怎麼把控之間的?
這讓他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姜茳忽然開口。
“我知道!”
她眼神無比堅定,并向未清宴投來了抱歉的目光。
雖然她很欣賞她,但貓鼠終究不同路,她是警察,就得履行自己的職責。
“師傅,你也陷入了慣性思維了。”
衛國平皺眉。
什麼意思?
“為什麼所有的案子就得嚴絲合縫的按照她的計劃吻合呢?就不能充滿了随意性嗎?就比如第三案後的火燒屍體,為什麼就一定得是村長兩父子所為?”
“她隻要讓大家都以為那是他倆所為,或者讓其中一人認為是他們兩人中的一人所為,不就行了?”
“就算殺死李鎖匠的那天晚上,她去晚了,發現了李鎖匠沒死,她殺死了李鎖匠後,分了屍,那王建國肯定會誤會以為弄出這一出的是他父親。”
殺人的事怎麼能明說呢?
“師傅你都說了,她擅長揣摩人的心理,那王建國和村長的心理不也在她的計算之内,她就算準了兩人不可能說開。”
或者……
“甚至,我覺得就算兩人對話,說開了發現彼此都沒殺死李鎖匠,也不影響後來焚燒屍體的出現,這焚燒屍體的人可以是她自己。”
她隻要繼續誤導其他人認為是村長父子所為就好。
這話猶如醍醐灌頂,一下子把衛國平堵塞的思維弄通暢了。
對啊……
她對人心的把控很厲害,對人心理的揣摩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那她可以利用事實去誤導所有人的認知,也能讓認知去扭曲事實。
火燒屍體案,是不是村長父子所為,重要嗎?
她能分分鐘引導大家誤會,甚至引導村長父子互相猜忌,主動把這個罪套在彼此身上。
“小姜,你可以出師了,算師傅沒看錯你了。”
衛國平很是欣慰,還是年輕人的思維轉得快啊。
姜茳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又補充了一點。
“至于後來我們去王建國,試探他是否殺死了李鎖匠和焚燒屍體這一點,如果當時王建國否認了一切,我相信以未小姐的能力,也能想辦法讓我們以為……”
說着,她盯着未清宴看。
“讓我們以為,王建國之所以否認,是因為他識破了我們的陰謀,所以才否認了一切,我相信她有後續的招數,隻是太順利了,所以我們沒看到。”
對啊,既然這一切都是預謀,那她不可能隻準備一個計劃,應該有後續很多補救的措施。
聰明的人的腦子都是發散的,而不是單一的路徑。
“而王建國有沒有被我們逮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那天晚上一定得留在村子裡,留給她殺死王建國的時間。”
簡而言之,那天就算裝鬼試探無效,都不影響未清宴的後續操作,她的目的隻是為了讓警方見證王建國的死……
至于王建國死于自己家,還是死于林家,會影響到他們懷疑到陳大夫身上嗎?
想必……
并不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