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百戰百勝的大将軍,還是你用兵如神,才讓項羽烏江自刎啊,朕記得你就是楚地人,朕便封你為楚王。”
韓信聽到“烏江”,渾身一顫,烏江死的不止有西楚霸王,阿好姑娘也死在了烏江。
“那你想選哪裡做自己的封地?”
韓信沒有猶豫,他說道:“臣是淮陰人,臣想選淮陰作為自己的封地。”他知道自已是手握重兵的将軍,不像其他功臣,能留在長安。
他早已經猜到,陛下一定會讓他離開長安,其實他也不想留在長安,淮陰是他的故鄉,是他與阿好姑娘相遇的地方,那個地方是他最好的選擇。
“衣錦還鄉,倒也是不錯的額選擇,”劉邦點點頭:“朕準了,那就将淮陰作為楚王的封地。”
輪到張良時,劉邦坐正了身體,對張良詢問道:“張先生,你自己自擇三萬戶吧。”
衆人一愣,不自覺的看向張良,陛下竟然對張良如此重視!?
這句話也令張良一愣,他立刻拒絕了劉邦的封賞:“臣不敢受如此優厚的待遇。”
劉邦卻不在意,甚至語氣裡難得有了一絲真誠:“張先生,這一路,都是先生在朕身邊出謀劃策,哪怕朕落魄之時,先生都不曾離開。”
張良恭敬的說:“我起兵後能在遇見陛下,這是天意。”
“陛下願意采納臣的意見和建議,最終能夠獲得成功,這是臣人生的幸運,臣希望将留賜封給我就足夠了,不敢受封三萬戶。”
劉邦沒有說話,而是盯着張良看了好一會,才答應道:“罷了,這一次還是依先生,那朕便封張先生為留侯,如何?”
張良拜謝道:“臣謝陛下。”
劉邦又陸續的對其他人進行了封賞,得到封賞的人均心神蕩漾,而獨獨蕭何,張良和韓信眉頭微皺。
劉邦這才注意到他們三人神色異常,他暗中觀察了一會後,大約也猜出了他們神色異常的原因,他看向戚夫人:“看來夫人對這次宴會頗為用心啊。”
戚夫人淡然一笑:“臣妾不敢居功,這次多虧了張夫人。”
劉邦又将目光定在張良身上,誇獎道:“朕真是越來越離不開張先生了。”
而張良的府外一匹快馬,韓奕站在台階上,看着準備上馬的趙好,她再次确認道:“你真的要離開?”
趙好沒有回答韓奕,反而翻身騎上馬背。
韓奕語氣清冷,裡面帶着一絲不可察覺的懇求:“那就走的遠遠的,不要讓張良找到了。”
趙好依舊沒有回答,而是手中的馬鞭一揚,策馬而去。
韓奕看着趙好離去的背影,雖然她沒有回答,但是趙好的行動告訴她,她走了。
宮中的宴會散後,韓信匆匆趕回府中,他回到自己的房間内,拿出放着整理好書冊的小箱子,他小心翼翼的将它抱在懷中,向後院走去。
當張良屏息推開門的時候,他怔在原地:“阿奕?”
韓奕聽到聲響,立刻起身,與張良遠遠相視。
“韓阿兄,是我。”
張良匆忙的轉身,他想趙好現在應該還沒有走遠,如果他立刻追上去,或許還有一線機會。
韓奕看到張良一語不發的向外走去,她急匆匆的跑到張良的身邊,拉住張良的衣袖:“韓阿兄,她已經離開了。”
張良沒有停下腳步,繼續一語不發的往前走。
韓奕一時跟不上張良的步伐,她立在張良的身後,大聲的向張良喊道:“來不及了,她早就已經離開長安城了。”
張良身體一顫,他慢慢的轉過頭,韓奕看清了張良慘白的臉色,他極力的控制自己:“我知道了,阿奕,天色不早了,你也早點回去休息吧。”
說完,張良繼續往前走去,韓奕在身後問道:“你還是要去找她嗎?”
這一次張良沒有回頭,也沒有停下腳步,他的背影消失在路的轉角處。
韓奕緩緩的走到院門處,身體緩緩的沿着院門滑了下來,淚水不知何時淚流滿面,她喃喃道:“韓阿兄,韓阿兄......”
這一夜,張良最後還是沒有追上趙好。
天色一亮,張良派人去了烏江和骊山,趙好一生的劫難都在此,那裡有她的親人,也有她的友人,甚至還有她的愛人。
張良這幾日心中煎熬,日夜等着回信,但是信的内容卻讓他失望了,阿好沒有去烏江,也沒有去骊山,離開長安後的阿好,徹底消失了。
韓信封為楚王後,他也準備動身前往淮陰,離開前,他又去了鹹陽城,這座城曾經是他最想來的地方。
韓信推開了趙府的大門,院内一片狼藉,他一步步的走進去庭院,然後仰頭看向天空,喃喃的道:“我要離開了。”
“我離開淮陰前一夜想了許多我們重逢的情景,可是到頭來卻是在戰場上的你死我活......”
“真是.......真是太可笑了,我等了十八年的藏在心上的阿好姑娘,想殺了我,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