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好疑惑的看着蒙毅,蒙毅指指自己:“我自有辦法可知。”
公元前二一一年,一顆隕石降落到齊地,民間流傳隕石上面寫着“始皇帝死而地分”,一時間人心惶惶。
嬴政聽聞暴怒,下令處死隕石周圍的所有百姓。
同年秋,自函谷關而來的使者經過華陰時,遇到一個手持玉璧的人,那人告訴他五字預言,“今年祖龍死”,然後便消失不見了。
後來,嬴政将玉璧交給禦府收藏,禦府官吏卻告訴始嬴政,此玉璧乃是第二次出巡時,陛下乘船遇到水上風波,投水祀神的那塊。
接二連三的詭異事件,讓嬴政感到了恐懼,一種對死亡的恐懼,他将在桑海之地的徐福召回鹹陽。
徐福回到鹹陽,嬴政立即召見了徐福。
嬴政立刻問徐福:“這次可曾找到了神仙?”
徐福繼續謊稱:“見到了,神仙同意一旦阿房宮建成之日,他就會從桑海之地來到阿房宮,與陛下共享永壽無疆。”
嬴政大喜,但是又想到了近來的怪事,便繼續問道:“今日來的流言,你可聽聞。”
“小民聽說了。”
“神仙可有解?”
“神仙說,遊徙最吉。”徐福半真半假的說:“鹹陽城離桑海之地太遠了,不受神仙庇護,如果陛下到了桑海之地,陛下得到了神仙的庇護,一切可解。”
徐福的話勾起了嬴政再次東巡的心思,距離上一次東巡已然過去了四年。
公元前二姨零年,嬴政第五次出巡,這次東巡從鹹陽出發,從琅琊乘船到芝罘,從臨淄,平原,巨鹿,太原,雁門,雲中,九原,上郡,北地,回到鹹陽。
而這一次東巡,嬴政并未隐瞞自己的行程,他要向天下之民宣告,他不會亡,大秦亦不會亡。
北郡。
蒙恬看着陛下東巡的公文,對王離交代道:“這邊的工程,你看守一下。”
蒙恬來到公子扶蘇的營帳,行禮道:“公子。”
扶蘇趕緊扶起蒙恬:“蒙将軍,快請起。”
蒙恬将手中的公文交給扶蘇:“陛下要東巡,定會途徑上郡,到時........”
扶蘇有些出神的看着手中的公文:“最近正是多事之秋,父皇為何要東巡?”
蒙恬這一段時間與扶蘇相處發現,即便陛下将公子貶到了上郡,公子從未對此不滿,反而來到上郡之後,同他一起勘測地勢,打擊了匈奴的小股人馬。
“公子,您這次跟着陛下回鹹陽城吧。”
扶蘇卻自嘲的笑道:“父皇這次是為了長城,為了直道,卻獨獨不是為了本公子。”
“公子,陛下是念着公子的,每次的公文的最後,陛下都會問公子的近況。”
扶蘇又何曾不想他的父皇,他是跟在父皇身邊時間最長的孩子,他的學的第一個“秦”字是他的父皇親自講授的。
蒙恬繼續勸道:“公子,你也看到了,上郡不能沒有長城,鹹陽不能沒有直道,大秦千秋萬代,這些總是要修建的。”
“公子,您還記得嗎?公子剛到上郡,身體虛弱,大病一場,然上郡缺醫少藥,是陛下快馬加鞭送來了藥材和禦醫,一刻都未曾耽擱。”
“公子,陛下從來不是昏聩之君。”
扶蘇當然記得,那時病重的他,隻有一個念想,他想再回鹹陽,在看父皇一眼。
“蒙将軍,本公子知道了。”扶蘇對蒙恬說道:“或許父皇讓我來此的決定是正确的。”
“本公子有幸與蒙将軍相識一場,蒙将軍讓本公子知道了百姓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公子,末将當不起。”
“蒙将軍,你與阿好不愧是師徒,”扶蘇提起趙好:“她與中車府令一點都不一樣,身上倒是與蒙将軍身上的将軍氣概有些相似。”
“阿好?”
“整個鹹陽,倒頭來隻有阿好會為本公子不甘心。”
蒙恬卻在意料之中:“那是她在自責。”他氣憤的說道:“若不是她,徐福又怎會有此機遇!?”
“本公子從未這般想過。”
扶蘇隻是想用自己喚醒自己的父皇,哪怕是自己這條命!
蒙家。
“阿好,陛下要東巡了,這你可知?”
趙好點點頭:“聽說是徐福的主意?”
蒙毅冷笑的回答:“機會來了。”
“我們在陛下東巡的路上動手?”
蒙毅點點頭:“徐福向陛下要了三千的童男童女,要貢獻給神仙,你混入其中,一有機會,就動手。”
鹹陽宮。
嬴政皺着眉頭看着下面的徐福,他心中有一絲疑慮:“三千童男童女?”
“回陛下,神仙是這樣說的。”
“神仙還說了什麼?”
“回陛下,神仙說那塊玉訣是神仙歸還陛下的信物。”
“為何歸還于朕?”
“陛下,這.....神仙沒有說。”
“這次,朕能見到神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