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二一九年,嬴政任命五十萬征讨百越,朝堂上針對百越之戰,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而為首的就是公子扶蘇。
“父皇,如今父皇已經統一了六國,大秦的疆域也設有三十六郡,百越遠離大秦,又是蠻夷之地,父皇為何要耗舉國之力去遠征百越?”
“蠻夷之地?”嬴政有些失望的看着扶蘇:“扶蘇,你去過?”
公子扶蘇為自己辯解:“兒臣雖然沒有去過百越之地,但是兒臣查閱過典籍,百越潮濕炎熱,地形複雜,遍布瘴氣,秦軍從未遠征如此遠的地方,萬一糧草不濟......”
“扶蘇,你的目光太淺短了。”嬴政緩緩站起身,轉身背對着扶蘇:“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誰曾一統六國,百越雖遠,但還沒有大秦的鐵騎到不了的地方,百越,可以在昔日楚王的眼皮下作亂,但是,絕不容許在朕的大秦邊境上出現。”
扶蘇執拗的說道:“那天下的百姓呢?他們以為父皇一統後,天下便不再有戰争,終于盼來了不再打仗的日子,不過兩年,父皇的鐵騎又要踏出鹹陽城!”
“扶蘇!”
“父皇問過他們嗎?!問過那些即将出征的秦軍了嗎!?”
“退下去!”
“父皇!”
“退下去!!”
大殿之上,嬴政失神的看着扶蘇之前的位置,扶蘇在這裡質疑他,他遠征百越在扶蘇的眼中,竟然是一場好大喜功的戰事,真是愚昧,真是淺顯。
嬴政緩步走下禦座,來到一把劍的前面,良久,才緩緩的說道:“這世上竟然再無一人知我。”
嬴政摸着劍道:“百越之地,從來不是蠻夷之地,那裡犀牛角、象牙、翡翠、珠玑這些大秦的子民從未見過。你還記得嗎,那年朕同你被水匪攔路,向朕要過水路錢,他說這水是他們百越人的水,這路是他們百越人的路,我們坐船過,就要給他們錢。那時,朕就說過,待朕一統六國後,朕就滅了百越,自此這水是大秦的水,這路是大秦的路,但朕不會讓朕的子民交一個銅闆。”
他的語氣裡似乎還帶着一絲委屈“扶蘇一連數日頂撞朕,他說朕勞民傷财,說朕不恤民情,說朕好大喜功,但朕哪一點是為了朕自己,百越一旦歸入大秦,朕就會下令修建靈渠,百越的水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向大秦,幹旱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何況南征大約五分之一是秦兵,其餘多是六國的降兵,朕留他們的性命,是因為他們亦可以為朕所用,這次就是他們向朕證明的機會。”
對面的那把劍安靜的聽着他的訴說,卻再也沒有回答,年少時将自己的雄心壯志還有人可以訴說,如今願意聽他訴說的人早已不在身邊,鹹陽宮的大殿,隻剩他一人。
這時,蒙恬在外求見,嬴政将劍放回原處,宣蒙恬進殿。
“陛下,末将願意南征百越,揚我大秦的國威。”
“百越之地,倒也用不着蒙将軍。”
蒙恬卻說出與扶蘇相似的話:“可百越炎熱對秦兵影響不容小觑,再加之地形複雜,遍布瘴氣,而秦軍從未遠征如此遠的地方,萬一糧草不濟,水土不服,瘟疫四起,軍心一旦渙散,這場百越之戰對秦軍非常不利。”
但嬴政卻并将蒙恬擔憂的問題放在眼中,他對能夠一統六國的秦軍的作戰能力非常有信心:“蒙恬,你對朕南征百越有何看法?”
“末将是陛下的臣子,臣子要做的隻有服從陛下的命令,隻問結果,不問緣由。”
嬴政又想起了扶蘇,冷哼一聲:“你倒是忠心。”
趙高一回府,趙好就殷勤的迎上來打探:“阿爹,這次不是先生南征百越吧?”
趙高享受着趙好難得一次的按摩肩膀,聽到這個問題,眉頭皺起來:“這個時候才想起阿爹?”
“才沒有啊,阿爹最近老是早出晚歸的,阿好也很挂念阿爹的身體啊。”
“是麼?”趙高才不相信趙好的甜言蜜語。
“阿爹,你就告訴我嘛?這次是不是先生?”趙好見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撒嬌。
“阿好啊,阿爹同你說了多少次了,”趙高不得不再次重複道:“蒙恬将軍的事,你少往裡面摻和。”
“我能摻和什麼啊?陛下讓先生出征,我說不去,先生就能不去的嘛?”
“既然知道,那你還打聽什麼!”
“我......我這不是擔心嗎?”
“擔心?”趙高将扯住自己袖口的手掰開:“你家先生倒是想去,可陛下給否了。”
趙好聞言大喜,直呼:“陛下可太英明了......”
趙高卻不屑的說道:“這對于你家先生,可不是個好消息。”
趙好疑惑的問道:“阿爹,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