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唐長老一覺醒來,發現老陳家裡突然多了一個格格不入的人之後是多麼大吃一驚。
不過,李大的突然造訪對唐僧是一件讓他開心的事情,畢竟相比于悟空來講,唐長老聽聞青萍道長同樣是從長安前來的修道之士,心裡親切之意更甚。
三人一拍即合,當即決定相伴前行一段路程。
李大本來是想返回長安,在皇宮之中混上一段時間,然後再帶着高明返回十三年前,隻是他想了想,馬上就要遇到六賊,這師徒離心不說,還得讓悟空白白遭受那金箍和緊箍咒的管制。
他心裡實在不忍大聖去經受那些,更别提,因為這緊箍咒,悟空這隻活潑的小猴子在白骨精那一劫難遭受了多少折磨。
平日裡面慈心軟的唐長老在面對自己的大徒弟的時候,總是格外狠得下心腸來,一想到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李大又順手摸了摸那毛茸茸的猴腦袋,打定主意要伴着他們行一路,至少要到那鷹愁澗才是。
一路上,幾人步行趕路,卻忽然聽得路旁唿哨一聲,闖出了六個人來。李大頓時精神一振,心想,那六個人來了,對這對師徒的考驗也開始了。
李大想了想,這場考驗不是他該插手的,畢竟也是悟空成長道路上必經的一環節。
而他隻需要安撫好現下驚慌失措的唐長老就是了。找好自己的定位之後,李大拉着被唬得魂飛魄散、久久不能言語的大和尚走到安全空曠的地帶。
“長老莫慌,有你那大徒弟在呢,你就安心等着他護送你過去就好。”
“但對方畢竟人多勢衆,好手不跌雙拳,雙拳不敵四手。悟空那般小小一個兒,萬一有什麼差池,那可如何是好?”
“長老出長安時,菩薩曾言語長老一路上總要遭災逢難,如今隻是路上小小的一難,長老請仔細聽得那六個強盜的名諱,心下便有數了。”
經李大安撫,唐長老神色稍微緩和,生鏽的腦筋終于開始運轉起來。
“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這一聽就不是普通的剪徑大王能起的名字。”
唐僧本也是一代高僧大德,鎮定之後,也反應過來這事情有些不對勁兒,自己就開始撿着那些有用的信息分析起來。
“道長是說——”唐僧這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就見李大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長老慎言,這可是佛祖對你們師徒的考驗啊!”
唐師傅一點就透,心領神會之下,也不知道心思轉到哪裡去了,神色突然肅然起來。
“道長有所不知,佛家講究六根清淨,就是眼、耳、鼻、舌、意、身。而這突然出來的六賊,今日這遭如果放過六賊,将來我們求經之路上隻會六根不淨,向佛求經之心不誠,如果悟空掃除了六賊,也就六根清淨,修行己身。”
聽了唐僧的話,李大驚了一下,他沒想到這書裡看着愚昧呆闆的大和尚還有這樣的一面,當真是讓他大開眼界,“真想不到大師能從簡簡單單的幾個名字就分析出來這麼多道理。”
“阿彌陀佛。貧僧還要多謝道長的點撥。隻是貧僧也不能隻站在一旁幹看着,畢竟是貧僧與徒弟的劫難,理應與悟空一同面對!”
經過李大開解之後,唐僧終于不再神情焦急,但他有自己堅持的理念,見那群惡狠狠的強人拿着手中的刀棍就要往悟空頭上招呼而去,自己不知道怎麼的生出了一股子勇氣來。
李大吃了一驚,一個沒把住,那唐長老舉着錫杖就要來助他,倒是讓悟空心裡感動頗多,心想這唐師傅不過是肉體凡胎,一介凡人,竟甘願冒着危險來助他,也算是他有了個好師傅罷。
他心下歡喜,隻後撤一步,高聲喊道:“師傅,你且在一旁安心看着俺老孫料理了這些勞什子耳目口鼻的強盜,再護送你上路!”
唐僧知道不能打擾徒弟迎敵,便又回來待在一邊,不當那個豬隊友。
孫悟空耳聰目明,自然将身後的聲音聽入耳中,他原本隻是将這些剪徑的強盜當作普通的小人來看,如今經過師傅的點撥,他突然意識到這幾個人并不是那麼普通。
他攥緊手裡的金箍棒,指着那幾個強盜,用力揮了過去,正如師傅所說,既是六根未淨,正有他這個妙手郎中來料理幹淨,不然就白瞎了這些強盜将他視作什麼行針的郎中。
不過也許如今心境發生了轉變,孫悟空面對這夥賊人的挑釁,也沒了殺心。
他隻揮了揮鐵棒,那夥子強盜便都被定在了原地,面目兇惡,一動不能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