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急着回去,匆匆忙忙就要離開,隻還回頭補充了一句,“你旁邊那小孩的元神給我一種海邊的感覺,日後可以去東海問問,那裡的老龍王我熟悉,還能說得上話!”
“悟空,有緣再見!”李大揮了揮手,那毛茸茸的小猴子隻潇灑地笑了一下,便回到他那師傅身邊去了。
李大一路東行,李承乾隻覺得幾次呼吸之間,便遠遠看到了長安的城頭,果然與十幾年前大不相同了。
長安城口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從雲端看去,鬧市坊區規整有序,井然繁華,李承乾近鄉情更怯,突然有點猶疑起來,“也不知道他們都怎麼樣了?”
一别經年,對李承乾來說,他隻是短暫地離開一會兒,但對他那些留在長安城中的親人來說,卻是已經分離了十三載光陰。
“去吧,進宮去見你的親人。”李大揮了一下拂塵,化作那看着平平無奇的老道,兩人步行進城,一路上那些行人都對他們的存在視而不見。
直至皇城,李大才顯露他二人身影,順理成章地被衛兵攔了下來。而此刻正是下朝之時,各路官員熙熙攘攘,都對這被攔在宮門外的一老一少投以隐晦好奇的目光。
“快看,高明,那不是你弟弟青雀嗎?”李大耳聰目明,眼睛好使得很,老遠就看到了一個矮冬瓜似的身影,他連忙拉着一旁不吭聲的高明大聲招呼。
“太子殿下——”他聲音洪亮有力,倒是唬了路過的那些大臣們一跳,畢竟都以為這老頭看着年紀頗大,不像是能發出這麼大聲音的樣子。
李泰本來擡頭與身邊的人在商量事情,突然聽到有人呼喚太子殿下,他轉頭去看,先注意到的不是那個白發飄飄的老道士,反而是一旁沉默着的孩子。
“孤先過去看看,等明日再去魏大人府上拜見。”他瞳孔一縮,嘴上應付了魏征幾句,就往宮門口快步走了過去。
“大哥?”李泰把人領了進來,派人去通知了他那已經做了多年皇帝的阿耶,然後才一臉複雜地看着乖乖坐在座位上的喝茶的孩子,“怎麼這麼多年過去,你還是當年的樣子?難不成已經修成仙家手段不成?”
“青雀,一别多年,你倒是身體強壯了不少,就是樣子沒怎麼變,做哥哥的隻一眼就認出你來了。”李承乾露出一抹微妙的微笑,圍着李泰轉來轉去。
李泰忍了忍,憑借多年的涵養,強忍着不沖着這個多年未見的小兄長發火的沖動,“這麼多年,大兄你一次也沒回來,一封信也沒往家裡寫,阿耶和阿娘一直惦記着你,麗質妹妹因為你流了多少眼淚,就連我也……”
李泰說不下去了,他本來想說,如果有李承乾在,他也許就不會在這個位置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步行差踏錯,就被那些臣子戳着脊梁骨罵,而且因為太子這個身份,他有苦無處說,曾經疼他愛他的阿耶把他擺上了這個位置,卻轉變了态度。
将他渴求的父愛都給了年幼的九弟,而他隻能在心裡默默羨慕着,壓制着自己,就怕出了纰漏,就算如此,好像也不能讓阿耶滿意,他總能看到阿耶看着他唉聲歎氣,說着什麼“如果高明還在就好了……”
是啊,如果李承乾在,他作為阿耶的嫡長子,皇祖父親口起名的“承乾”,定然是阿耶心目中的那個理想太子,他說不定也能與稚奴一樣,現在也享受着阿耶的關心和愛護。
“阿娘她怎麼樣了?”李承乾一把拉住還在悲風傷秋的李泰的衣袖,一臉關切。
李泰神色黯淡下來,“阿娘她……”他悲傷得閉了閉眼,“早在三年前就已經……”他不忍說下去,隻好偏過頭去沉默了下來。
李承乾一下跌回了座椅,茫然失措,“我竟然,竟然連阿娘最後的一面都沒見到嗎?”
“高明居然回來了,稚奴你大兄回來了!”李世民本來以為自己被那老道士騙了,白白搭上了一個兒子不說,自己也惱羞成怒之下,對這些臭道士也看不順眼起來,對那些寺廟的建立也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起來。
沒成想還有能見到高明的一日,聽到李泰派人來傳的話之後,大喜過望,當即決定擺駕前往東宮,路上遇到了下學後跑來給他請安的小兒子稚奴。他想着要讓稚奴見見大兄,便拉着李治一同前往東宮而來。
李治沒少聽阿耶和阿娘提起他有個素未謀面的兄長,不過才七歲就離家出去修行了,再也沒有音訊,他也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了,對這些朝堂權力的争鬥也有了一些模糊的認識,但就像他那舅公所說的一樣,以不變應萬變,一切看阿耶的意思,不争就是争。
李治垂下眼簾,把自己迸發的野心壓抑在心裡,再擡起頭來,仍然是一派純良無害的樣子。
“高明——”李世民眼眶裡盈滿了熱淚,顫抖着手,看着屋裡那個小小的身影,“阿耶,高明給阿耶請安。”高明的神情同樣很激動,“好,好孩子!回來就好,這麼多年,真是想死阿耶了啊!”
李世民第一次把自己的長子抱了起來,感受着那小小的身體裡熟悉的溫度,觀音婢,咱們的高明回來了,你要是能一起看到高明回來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