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就是這樣,非得穿一樣的才行,本來卡萬都穿上鵝黃袍子了,非得鬧着要換。庫蘭在夫郎生氣前趕忙給孩子換上,這才順利出來。
托汗和加瑪已經在外面等着了,牽着冬兒和丹哥兒的手,正在看院子裡種的花兒呢。
紅色的梅花開得正豔,托汗笑呵呵地道:“沒想到蒙恩還有這個雅興。”
去年還沒有,一看就是音哥兒喜歡的。慧哥兒看梅花長得好,想着回去時可以讨一枝,不知道扡插能不能活。
早市規模比上次逛的時候,擴大了一倍不止。賣豆花的、賣包子油條稀飯的,就是最南邊的冬筍燒麥都有賣。
慧哥兒在一家賣包子的店家前停下,對庫蘭道:“這裡吧,我看他家的花樣兒多,卡萬和米爾也能吃。”
庫蘭點點頭,帶着衆人進入了包子鋪。給孩子們叫了一籠小包子,又點了幾個油餅,讓隔壁送了些油條過來,這才飽足地離開店鋪。
卡萬和米爾吃美了,不讓人抱,非要邁着小短腿兒走,對周邊的店鋪稀奇得了不得,每一家都要拉着人過去看,還哇哇地叫喚個不停。
别人還好,慧哥兒先受不了了,拉過又要往酒莊裡看的卡萬和米爾,嚴肅道:“在外面不能這樣大呼小叫地,知道嗎?不禮貌,是會被人家讨厭的。”
卡萬和米爾對着小手指,低着頭不敢看阿父。
看得一旁的托汗和加瑪心疼得不行,托汗笑呵呵打岔:“慧哥兒,我們去前面幹果店看看,肯定有很多好吃的。卡萬,米爾,我們靜悄悄地哈,阿爺給你們買好吃的。”
加瑪拍拍手,對着兩個孩子道:“阿帕抱你們好不好?想吃什麼悄悄給阿帕說,阿帕給你們買。”當年巴雅的牛羊都歸了他,加瑪手裡的錢可比托汗多。
卡萬和米爾偷偷擡頭,看阿父沒再闆着臉,眼睛都亮了幾分,嘿嘿笑着伸出小胳膊,嗷嗷叫着小跑着去抱阿爺阿帕。
一行人轉戰幹果店,因上次用堅果做了糖,慧哥兒想着這次多買些,過年前可以多做幾種糖,也算是冬閑的好零嘴兒了。
幹果店裡有去好核兒的紅棗,慧哥兒便着意多買了些。沙棗雖好吃,去核兒卻是極麻煩的,有現成的去核紅棗賣,他當然樂得省事了。
其他零零碎碎的,像是核桃、花生、榛子的都買了一些,見有切好的茯苓塊兒,高興地稱了半斤:“店家,可有山藥賣?”
禹中可是特産山藥的,山藥補氣,而且藥食同源,是上佳的藥品和食品。
店裡夥計臉上的笑容更大了:“有,今年新進的貨呢。你看。”說着領這個頗有見識的夫郎到一處,道:“這裡都是今年新進的,山藥、番薯、芋頭,都是地裡的精華呢。”
慧哥兒驚喜,每樣都讓稱了些,忍不住接着問:“可有沒曬幹的鮮貨?”
這可是大主顧,就連掌櫃的都來了,聞言笑着說:“有是有,就是新鮮的和曬幹的可是一個價,您買曬幹的更劃算。”
當初進貨時店家主要是進的幹貨,鮮貨隻是個搭頭,沒想到還有人要。
雖然掌櫃的做生意不老實,但慧哥兒還是少要了一些。鮮山藥可以炒着吃,番薯還能烤,芋頭也能做芋艿吃,都是幹貨沒有的吃法。
在幹果店大肆采購一番,慧哥兒着重又去了藥材鋪。既然幹果都能多出這麼多新品種,香料想來也能多許多。
果然,檀木料、沉香木料,就連龍腦香都有,雖價錢貴些,但這些本都是貴價的香,賺頭也大。慧哥兒用上次麥吉拉送來的分紅,大手筆的每樣都買了,心滿意足地離開。
鞋鋪、布店、銀樓,在阿勒騰的三日裡,衆人每一家店鋪都逛了逛,幾乎把分紅花完,才終于到了縣令家小兒子出嫁的日子。
當初蘇阿奶到縣令家,就是做縣令小兒子的教導嬷嬷。如今不僅出師了,還嫁給了涼州城裡同知家的小兒子,蘇阿奶可謂是在阿勒騰官員後宅火了一把。
許多人家都上門打聽呢,想讓老人家去他們家教教姑娘雙兒的,不求嫁到同知家吧,嫁到縣丞、縣教谕家也不錯啊。
哈巴提縣令眼看是要升遷的,胡縣丞接任的可能性很大,很多人都想讓家裡的姑娘雙兒嫁去胡縣丞家呢。
蘇阿奶明顯老了許多,不過精神頭很好。現在有了重孫,每日都樂呵呵地,人來打聽就隻推說年紀大了,一概不應承。
“我老了。”婚宴後,蘇阿奶跟慧哥兒感慨,“當初跟你來草原,我也是在賭。如今大家都好,我也不用再出去做工了。最後幾年就頤養天年,等着享福喽。”
雖對音哥兒有介懷,但蘇阿奶畢竟是長輩,慧哥兒湊趣兒道:“迪娜有您教導,以後肯定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