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月宮有兔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晚不如早。想來……洛南栀同我應當是想到一處的?”

……

慕廣寒說完這話,看向書錦錦。

邵霄淩仍懵着。

書錦錦點了點頭:“确實,南栀他也是這麼想的。”

“少主你勿怪姐姐這話又提起傷心事。當年咱們侯爺與儀州侯櫻祖幾十年的情誼,從未想過遭其背叛,可結果如何你也看到了。”

“這亂世之中,情誼不值錢。”

“何況你看那衛留夷,此次過來行事瘋癫、不顧後果,便是這半年不曾落井下石,誰又知道以後如何?”

“咱們此次出征北上,乃是調出洛州全部将士孤注一擲。到時州府安沐空虛,一旦衛留夷回到烏恒,與儀州、東澤抑或西涼互相勾結,我軍腹背受敵,将死無葬身之地。”

“南栀也正是因為顧慮到這一點,才會隻敢帶小半兵力出征,才至如今被困沙唐。”

邵霄淩:“……原來,竟是如此。”

洛南栀是考慮他與州府安危,才會被困邊疆。

書錦錦點頭:“半年而已,前車之鑒,洛州已經付出慘痛代價,無論如何絕不可重蹈覆轍。”

“哪怕枉顧昔日情誼,也該聽月華城主的扣下衛留夷。甯教我負天下人,先下手為強。”

……

慕廣寒最初的想法,其實是拽着烏恒同分一杯羹、共上一條船。

并不是扣押烏恒侯。

本來隻要通過借兵借糧、商議利益共享,在戰前之時将烏恒與洛州緊緊綁在同一根繩上,就能免于後院起火。

但畢竟相處過一年,他了解衛留夷。

向他借兵借糧借,是借不到的——哪怕動之以情曉之以利,哪怕雙倍奉還附加各種好處,在衛留夷這裡也行不通。

因為衛留夷那人,是真的愛民如子。

“烏恒的一米一粟皆是百姓辛苦,烏恒軍更是人人皆為子人夫,不能為你一人……”那話雖聽起來虛情假意得可笑,可從衛留夷口中說出,還真未必全是借口。

在烏恒一年,慕廣寒親眼看過衛留夷如何努力當一個好州侯。

不興兵戈,與人為善,關心百姓疾苦,珍惜民脂民膏,連侯府布置都相當簡樸。

這樣的人,跟他坐下好好談,陳明利弊是沒用。借兵烏恒哪怕隻折了一個,他都無顔面對人家孤兒寡婦。

所以他才用了激将法,逼他。

可惜高估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還是行不通。

……

就隻剩扣人這一條路了,然而扣人也有問題。

慕廣寒倒是不怕到時兩州内讧,南越王問責下來不好交代。

卻很擔心李鈎鈴性子一向機警,未必能成功能将她一次騙來。

可若不能将她一起拿下,以李鈎鈴聲望,隻怕一人也能帶兵向洛州宣戰,那可就是反而弄巧成拙、全盤皆輸了。

書錦錦亦感覺頗有壓力:

“城主若是隻想與阿鈴當面談談,錦錦倒是随時可以從中穿針引線。可如要扣她,阿鈴畢竟武功高強,萬一讓她跑了,那可不得了了!”

慕廣寒:“唉……”

這不行那不行。

可就這麼放衛留夷回去,又是放虎歸山。

原本慕廣寒也當他正人君子溫潤如玉,但這“君子”不僅屢屢出他意料,這次過來也确實瘋兮兮的。實在不得不防。

怎麼辦。

等等。

慕廣寒:“我怎麼糊塗了?”

簡直是燈下黑,他從一開始就錯了——花那麼多心思和那油鹽不進的衛留夷瞎攪合,想說什麼理呢?

一件事,若和一把手談不攏,就去和實權二把手談啊!

……

後面幾日,邵霄淩留在安沐,與将軍府和各級官員協同籌措糧草、如火如荼安排備戰時的洛州各項政務。

慕廣寒則在楚丹樨和書錦錦的陪同下,去兩州邊境見了李鈎鈴。

南越統共一府四州。陌阡府、儀州、洛州、烏恒、甯皖。

按說儀州、洛州、烏恒、甯皖四州,州侯都是一方父母官,都歸陌阡府的南越王管轄。可如今天下已亂,儀州侯選擇背棄幾十年舊友叛出南越投靠西涼。甯皖侯則對南越王征召愛理不理,暗地裡忙着拓寬地盤并私下同東澤紀散宜通信稱兄道弟。

就連邵霄淩的親爹洛州舊主邵子堅,口口聲聲“我乃天子忠臣”,在世時背地裡也是擁兵自重、耐心蟄伏。

簡而言之,南越四州中,有三個州的州侯都暗懷枭雄之心。

唯獨烏恒衛留夷,貨真價實當自己是一個地方父母官。成日裡不聞窗外事,隻顧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愛護百姓,重視農耕,一心一意忠于南越、忠于朝廷。

若此人生在和平盛世,自然無可挑剔的好州侯。

可亂世之中,卻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絕不是善良寬仁、偏安一隅就能守得長久。衛留夷雖不是邵霄淩一般的二世祖,卻也有一個緻命缺陷,就是大格局上完全拎不清。

慕廣寒在的那一年,烏恒被西涼打三次。

西涼打人從不需冠冕堂皇的借口。

打你就打了。

缺糧打你,缺兵打你,看中你土地肥沃打你,看中你漕運通達打你。想擴張地盤了打你,順道路過了打你。

反正想要一統天下,遲早也是得打你。晚打不如早打。

可打了三次,都沒能打醒衛留夷。

他甚至還跑去告西涼王燕止的禦狀,期望早已名存實亡的天子能替他主持公道。主公如此仁懦,手下骁勇遠見之士早跑得差不多了,如今跟在身邊的,除了青梅竹馬的骁騎将軍李鈎鈴,大多隻剩善良愚忠之人。

在慕廣寒看來,李鈎鈴與眼下整個烏恒格格不入,是烏恒唯一能文能武、且有格局眼見之人。

唯有她,一次次勸說失敗,但仍然努力費勁勸說衛留夷,要練兵屯糧、對外擴張。

也唯有她,訓練手下軍士有方,能在三次對西涼之戰中靈活配合慕廣寒。

此人頭腦清醒。

慕廣寒去了邊關。直接跟她談利弊得失,果然一講就通。

可惜烏恒竟無一人懂她,讓她身居高位卻郁郁不得志!

慕廣寒:“……”

實在太過浪費了。

不如考慮換個主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