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青梅煮酒(科舉)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場的除了小孩子,好幾個十二三的小娘子,都懂禮地笑了笑。

漁娘拿帕子給二郎擦嘴,問道:“劉姐姐叫我等妹妹,劉姐姐多大了?”

“十五了,六月時才辦了笄禮。”

露娘插話:“劉小娘子可說了人家了?”

劉小娘子紅了臉:“還未。”

“聽說你家是雲南府的,劉小娘子怎有空閑來咱們這兒?”

“從小父母請良師教我,家裡長輩又說女子也要多學多長見識,正好母親要來南溪縣看望姑父姑母,我伺候着母親前來,也想出門長長見識。”

劉小娘又笑道:“幸好我來了,要不我去哪裡認識在座幾位風采出衆的妹妹呢?”

露娘似乎是懂了,笑了笑,沒再追着劉娘小子問,扭頭跟堂妹說話。

漁娘照顧弟弟,也沒怎麼搭話。

不過也沒關系,有王教谕家的小娘子給劉小娘子遞話頭,說些雲南府的民俗風情,聽一聽倒也挺有意思。

廳裡開宴了,縣令夫人身邊的婆子來請,劉小娘子作為半個住人家請漁娘她們移步去坐席。

漁娘牽着二郎,跟露娘、芸娘堂姐妹三人走在後頭,露娘小聲說:“王小娘子可真會接茬兒,不怪是她親娘教出來的,都會捧人。”

“堂姐别胡說。”

“放心,我隻說給你聽,旁人聽不見。”

漁娘往前邁一步:“還有我。”

二郎往前邁一大步,學姐姐:“我!”

露娘撲哧笑了:“你們姐弟肯定算咱們這邊的,自己人,不妨事。”

宴會分男客女客,男客在前院大廳,女客在後院花廳。花廳也不大,分了兩桌,夫人們一桌,漁娘這等小姑娘一桌,倒也擺得下。

羅家的宴席算辦得體面的,漁娘剛才吃了兩塊點心,又喝了兩盞茶,肚子也不餓,随意吃了兩口。

二郎胃口倒是好,什麼都想嘗嘗,漁娘吩咐伺候的丫頭,每一道菜隻給二郎嘗一嘗就夠了,别吃撐了。

“姐姐,還要。”

“你還去不去周家吃香妃酥?”

“要。”

“要就聽我的。”

“嗯。”

午宴撤下去後,縣令夫人領着去廳裡喝茶,未時剛過,管家前來傳話,說大人那邊散了。

前頭散了,後面女客這邊自然也散了,縣令夫人身邊的貼身媽媽親自送客人們出二門。

上馬車前,林氏跟阮氏、趙氏告别。馬車走到側門處,梅長湖上馬車,一家四口就齊了。

馬車走出羅家,坐得端正的漁娘一下沒了正形,靠着林氏肩膀歎氣:“應酬真是累死了,在不想來了。”

林氏笑道:“這個小場面算什麼應酬?你呀,在我和你爹面前沒個正形就算了,在外可不許。”

“知道啦,我有分寸。”

梅長湖提醒:“在你先生面前也不許,明年你也十五了,該注意些。前兩日你先生還私下跟我說到你,說你這些日子太松了些,小心被你先生收拾。”

“爹~您别念叨了,我都知道。”

梅家雖沒落了,梅長湖對女兒的教養卻沒放松,世家女該學的都要學,正經說起來,漁娘這輩子受到的教養比之上輩子全面多了。

“别撒嬌,好好說話。”

漁娘現在累,不想好好說話,隻想耍賴。

林氏笑着拍拍女兒的胳膊:“坐好,小心碰着腦袋。”

梅家人回去的路上有說有笑,王家的馬車上氣氛就要冷凝多了,趙氏開口問一句,芸娘和露娘答一句。

問完後趙氏冷笑一聲:“劉氏娘家不過是一介商戶,家裡連個讀書人都沒有,真以為她嫁到羅家成了縣令夫人,她娘家就跟着雞犬升天了?”

王教谕家的馬車上,朱氏跟王教谕也在說這事:“我看有意的是縣令夫人的嫂子,縣令夫人似乎并不熱切。”

王教谕歎道:“羅家勉強算是寒門出身,站在羅縣令的立場,劉家小娘子嫁進王家這等世家不是什麼好事。”

朱氏猶疑:“王家雖然還在世家譜上,可到底已經沒落,下回重修世家譜,王家指不定就被黜落了,如今算不得什麼世家了吧。”

“世家譜難修,我估計,當今在位時世家譜不會有重修的一日。”

“為何?當今出身關隴馬家,馬家上位之前在世家譜上都沒有名号,馬家不想重修士族譜,排在頭一位?”

王教谕眉頭緊鎖:“恰恰相反,當今上位之初殺的世家人頭滾滾,明擺着打壓地方世家大族。加之這些年又大力提拔寒門出身的官員,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世家的關系盤根錯節,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新朝建立至今十四年,寒門學子還未成氣候,世家又卷土重來,治國安天下偏偏還少不了世家子,當今既要用世家,又要防備打壓世家。

上行下效,寒門出身的官員,和世家出身的官員始終不是一路人。

“别看王蒼如今隻是個秀才,王蒼聰慧肯讀,終有一日會站到朝廷上,他是世家出身的俊才,世家拉攏他再正常不過,到時羅縣令如何自處?”

“這……多少年後的事情了,用得着這般擔心嗎?”

“用不了多少年,羅縣令緻仕前,王蒼必會走到那一步。”王教谕十分看好王蒼。

縣衙後院,縣令夫人的嫂子張氏歎道:“可惜了,難得一個各方面都合适的年輕人。”

這個合适,隻是張氏覺得合适,除了她之外,沒有人覺得合适。

縣令夫人安慰道:“當今看中咱們寒門出身,選個沒落戶,不如選個能讀書的寒門學子,以後前途好着呢。”

“我一個無知婦人哪裡懂這些,您是縣令夫人,又是見過大世面的,你大哥都說了,孩子的婚事叫我多聽你的。”張氏言語間都盡力捧着小姑子。

縣令夫人笑道:“嫂子不用這麼客氣,舒娘是我親侄女,我這個做姑姑的總不會害了她。”

劉小娘子閨名舒娘。

劉舒娘站在一旁低聲不語,想起那日在碼頭上的驚鴻一瞥,不禁有些遺憾。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