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青梅煮酒(科舉)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吉十四年,秋。

南溪縣在叙州府一衆州縣中拔得頭籌,今年院試,叙州府統共取了二十五名秀才,南溪縣就中了四個,其中兩個禀生就夠打眼了,偏偏其中考的最好的王蒼中了頭名。

新朝建立至今,王蒼還是叙州府出的頭個小三元。

南溪縣的縣尊羅大人到任還不滿一年,就得了這天大的好處,喜不自勝,待四個秀才從叙州府回來後,立即給縣裡的教谕、鄉紳等下帖子,趕在重陽前,他要見見今年的四位秀才。

羅縣令下帖後,縣令夫人給被邀的幾家傳話,隻說秋高氣爽氣候好,縣令夫人種的幾叢秋菊開得正盛,該多帶家裡小輩出來交遊才是。

得了縣令和縣令夫人的話,接到帖子的各家老爺夫人們,紛紛給自家的孩子裝扮起來,待到那日随長輩一起赴宴。

南溪縣南街·梅家。

“漁娘呢,快把漁娘叫來。”

“哎,奴婢這就去。”

主母身邊的大丫頭明秋利落行禮後轉身出門,跨出正院大門才快步往西跨院去。

梅家主子梅長湖出身淮安府末流世家,勉強在前朝的世家譜上挂了個名兒。但世家終究是世家,就算是分宗後的世家旁支,跟普通庶民比起來,那也是不差的。

梅家十多年前逃難到南溪縣,經過這些年經營,梅家從剛來時勉強擠在臨時買來的雜院裡,到如今坐擁一座三進院,并東西兩個跨院。

梅家安穩下來後,家裡奴仆盡皆接了過來,裡裡外外男女老少奴仆大幾十人。不和以前風光時比,隻說在南溪縣,梅家也是數得着的體面人家。

梅家的主子和睦,家裡沒有小妾側室之流,夫妻倆隻有一雙兒女。梅家小娘子梅羨魚,家裡人喊漁娘,乃元吉初年生人,虛歲十四。小郎君梅羨林,元吉十年生人,虛歲四歲。

小郎君年紀小,和娘親住在一起,漁娘帶着伺候的丫頭婆子住在西跨院。

穿過遊廊,繞過幾座庭院,明秋還未走近西跨院門口,守在院門口的小丫頭笑盈盈道:“明秋姐姐來了,可是有事?”

明秋笑道:“有事,夫人找大小娘子過去試衣裳,小娘子可在忙?”

“不知道,我幫姐姐去問問?”

明秋擺擺手,一邊進門一邊道:“你當你的差吧,我進去瞧瞧。”

明秋未進門時,院子裡已經有丫頭瞧見後已跑去屋裡傳話了,明秋進去跨院沒走幾步,小娘子身邊的大丫頭阿青就迎了出來:“明秋姐姐,咱們娘子在書樓裡。”

明秋腳下一轉,和阿青往西南角的書樓去,明秋笑問:“小娘子這幾日還在畫圖呢?”

“畫着呢,咱們娘子搜羅了好些講山川地勢的書,隻要有輿圖的都比對着瞧,這些日子在畫雲南府的輿圖。”

也不知什麼原因,别家小娘子愛針線愛打扮,他們家小娘子就愛畫輿圖,還常鬧騰着出去遠遊,家裡老爺夫人哪裡能叫她如願?

老爺夫人被小娘子煩得沒辦法了,前些年答應小娘子在西跨院修了一座藏書樓,三層的書樓,既能藏書,也能讓小娘子在樓上登高望遠,散散心情。

出不了遠門,小娘子就愛收集講山水這類的書籍,最近更是癡迷上輿圖。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罷了,就當望梅止渴吧。”

明秋還沒上樓,在樓下就聽到小娘子不甘心的話。

明秋輕步上樓,笑着道:“奴婢給小娘子請安,小娘子看書也累了,不如去正院轉一轉?夫人請您過去。”

漁娘懶洋洋地靠着圈椅,望了眼窗外的天高雲淡的盛景:“也罷,今兒天氣好,走動走動吧。”

漁娘領着兩個丫頭去正院,一進門就看到母親的陪嫁媽媽捧着一匹湘妃色織錦給她母親看,漁娘驚道:“咱們家哪兒來的好東西?這是蘇州的吧?”

林氏拉她過去,把織錦往她身上比劃,溫聲道:“前兩日淮安主/□□邊送來的中秋節禮給了匹湘妃色的織錦,估摸着那邊想到你明年就十五了,大姑娘要做身體面衣裳,特地送來的。”

這顔色和花樣隻有她閨女這樣的小姑娘适合,林氏一猜就知道淮安那邊的意思。

“還挺大方的哈。”沒見過多少好東西的漁娘拉着織錦細瞧。

林氏感歎道:“一匹織錦算什麼好東西,能用罷了。”

以前還未分宗時,家族聚居在淮安,家裡做的又是絲綢酒水茶葉這些貴貨的買賣,绫羅綢緞都是可着使。

前後二十來年,又是戰亂,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建立後,别說梅家這樣勉強夠着世家的排面的小家族,就是頂頭的那幾家老牌世家,也是大受打擊,明面上的土地、生意、人脈,都不剩下什麼了。

“主□□邊還是厲害,這才十多年,敗落的生意又做得像模像樣了。”雖說都過去十多年了,漁娘至今都還記得,她剛出生時,聽到爹和娘說,淮安族裡家産被新貴占了大半時語氣裡的凄惶。

“勉強過得去吧,咱們這樣的普通人家,走南闖北也就掙點辛苦錢,家裡沒個當官的,家産還不是說被占就被占了。”

不說這些不開心的話,漁娘給母親倒茶遞過去:“您這是準備拿織錦給我做一身,過些日子縣令大人的宴會上穿?您不怕縣令夫人拿話刺您?羅縣令一個月的祿米也買不了一匹織錦呢。”

羅縣令夫妻都是普通人家出身,羅家從羅縣令往上數,羅家的先祖别說當官,連做吏員的都沒有。羅縣令能讀書讀出來,一是他自己能讀,二是他那做點小生意的嶽丈肯舍錢供他。

羅家祖上沒人,沒有來曆,寒門的門檻都夠不上,碰上同僚吵架罵戰時,别人罵他一聲庶民他也隻能忍着。

羅縣令夫妻這個出身,縣令夫人計較些體面也正常。

漁娘雙手搭在林氏肩上揉捏按摩:“這次院試咱們南溪縣中了四個,還有個小三元,縣令請秀才鄉紳們聚聚是應有之理,縣令夫人摻和一腳,非要把我們這些小姑娘叫去做什麼,娘可知道?”

林氏舒坦地閉上眼睛享受閨女的孝心,順口搭了句話:“你說說。”

“娘不知道了吧。”漁娘得意地笑:“是因為縣令夫人要給她娘家侄女找女婿,所以才叫咱們過去湊數。”

林氏睜開眼:“你怎麼知道的?”

“前兩日隔壁賀叔家的布鋪新到了貨,我進去看了眼,看到縣令夫人身邊的大丫頭陪着一對母親在看布料,我聽那丫頭喊那個年輕的表姑娘。”

林氏忙問:“你賀叔可知道?”

縣令夫人若是想給侄女選女婿,可能是看中了今年的四個秀才。縣學的兩個秀才已經成婚,隻剩下王蒼和賀家的二兒子賀文嘉。

“知道。”

林氏放心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