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朝太初十一年,邊疆多年戰亂終于得以平定,朝野上下都松了一口氣。
如今朝局安穩,女帝下旨恢複科舉,讓天下學子皆有機會入朝為官,報效朝廷,但士族門閥卻按耐不住想要擴大勢力的野心,紛紛開始暗中打點,拉攏朝中官員。
女帝知曉後,為得賢才,維護皇權和朝堂安穩,針對士族門閥為科舉設下層層禁制,并且暗中削弱士族門閥各方勢力。
一年間殺了數萬人,令所有人膽寒。
五姓七望,關隴八大家紛紛上述,表示願意遵從女帝旨意,還寒門學子入仕之途。
不僅是地方,都城裡的皇親貴胄和名門望族,也開始表态支持恢複科舉,畢竟他們若是不從,輕則罷官,重則誅殺三族。
太初十二年春,慶國公和慶國母夫妻二人,安頓好邊疆公務,聽從朝廷調令,帶領将士班師回朝。
慶國府溫家從大魏王朝建朝開始,世襲多年,一直忠心耿耿效忠朝廷,立下過許多汗馬功勞。如今兩人又成功平定邊疆,凱旋之日,女帝親自出城迎接,以此來彰顯皇恩浩蕩。
在城門迎接過後,文武百官入朝。
慶國公在朝堂上當衆歸還虎符。
女帝說要嘉獎他,但他卻說不要獎賞,隻想問陛下求件婚事。
這樁婚事,正是他的愛女溫迎與都城商戶裴家裴知韫,兩人年紀相仿,還讓先生測了生辰八字,上上簽的良配,很是适婚。
慶國母在一旁想說什麼,卻被他一眼瞪了回去。
女帝端坐龍椅上,合上手中的奏折,并未拒絕,隻是疑惑道:“都城裡的商戶?按照大魏王朝律例,做商戶的一般都是中庸之人,而迎兒則是天乾,這天乾和中庸,如何婚配?”
慶國公回道:“陛下有所不知,這裴家一家的确皆是中庸,但裴家大小姐卻是個難得的頂級坤澤,此事曾在都城裡廣為流傳,與迎兒很是适合,而且迎兒這些年由于微臣疏于管教,愈發頑皮,着實頭疼。微臣聽聞裴家大小姐性情溫和,通曉四書五經,溫良賢惠,所以才想将迎兒入贅裴家,也算是以後有人幫忙看管了。”
“原來如此。”
女帝神色輕快許多,她起身從龍椅上走下來,慢步走到慶國公面前,單手負立于身後。
慶國公躬身,腦袋低垂的更甚,“陛下。”
女帝放柔聲音,對她們說:“慶國公,慶國母啊,有你們這番心思,朕何故有那麼多煩心之事啊。”
慶國公再次颔首:“陛下,那這婚事?”
“準了。”
女帝擡手輕輕拍着他的肩膀說:“朕不僅準了,迎兒成婚,朕還要送去一份厚禮。”
慶國公忽地松了一口氣,“謝過陛下。”
三日後,女帝下旨為慶國府女世子溫迎、裴家裴知韫賜婚,婚期定于下月初五。
——
溫迎重生後才知道,原來父親将自己入贅給裴家,目的是為了将自己嫡女的身份讓出來,給他的兒子繼承。
她當年中的狀元,也被溫家偷換給了二弟。
成婚後,溫迎待妻子裴氏萬般寵愛,但枕邊的妻子,卻在生下一女後,毫無原因寫下休妻書,将溫迎給休了,目的是為了去妻留女,掌握裴家大權。
好,既然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标,溫迎也有。
溫迎躺在床上,睜開眼睛看着眼前火紅一片的婚房,她翻身下來,換了一身紅色的便服衣袍,從馬圈裡取出一匹快馬,快馬加鞭趕到了王宮,要求面見女皇。
女皇想不出一個此時應該在洞房的新娘子,為何出現在這裡,出于好奇,就讓侍衛放她進來了。
溫迎進去後,她磕頭跪拜,之後說了一些感激女皇贈送賀禮一事,女皇揮揮手,表示沒事,之後溫迎從袖口中抽出一把極其細微精緻的刀刃,她緩緩擡頭,突然站起來舉着刀刃刺向女皇。
“陛下!”身邊的婢女見到溫迎的動作,直接飛撲過來擋在了女皇的身前。
溫迎手中的刀刃由于沒有握穩,隻是劃傷了婢女的後背,門外的守衛聽到動靜立刻進來将溫迎控制住。
溫迎被按在地上,依舊不死心的罵罵咧咧,女皇當場震怒,直接拍桌而起,下令道:“将人拖下去,溫家,誅三族。”
“是,陛下。”溫迎當晚被打入了死牢。
十日後,溫迎和溫家三族一起被押上了斷頭台,不過由于女帝念其溫家有功,赦免了慶國母和族中的婦女和孩童,其餘人一概不留,大概女帝也是正有除掉慶國公的意思,所以特意安撫了慶國母一番。
至于裴家,因大婚之禮并未完成,所以不牽連。
溫迎看着旁邊的慶國公、二弟,還有曾經欺辱過她的人,一個個被砍下頭顱,滿心歡喜,唯一覺得惋惜的是自己前世尚襁褓中的女兒,還未好好見她長大成人。
“溫迎,斬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