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那時候程遙已經和殷铖同居了,兩人的關系基本已經定了,作為女方家人,那一百萬完全可以當做聘禮收下,但是他們卻沒有那麼做,這一切不僅是因為他們樸實,更因為他們怕自己為難。
要知道不會有人無緣無故就借他們100萬的,這100萬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女兒,程遙。
程遙要是一直跟他在一起那還好,但如果有一天她想分手了,程父程母也不希望女兒因為拿人手短而開不了這個口,所以這錢無論怎麼說都是要還的,可能他們唯一沒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女兒也知道了這件事,并且正在拼命的賺錢,想要還給男人。
程遙委屈嗎?其實是委屈的,但委屈不是來自父母,而是來自那個她愛了差不多一生的男人。
其實當初,隻要殷铖發現,阻止了她,她肯定不會硬撐,她就算豁出去所有的臉面,也要在他懷裡撒嬌耍賴不還錢。
可是,沒有,直到她死的那一天,她也沒有等到那個男人的一句話。
他給了她再多的錢,也不如他的一句話,與其說是為賺錢還債,不如說是為了他的一句話。
那句,她等了差不多八年的承諾。
他都不需要真正做到,隻要他說了,她就相信,哪怕是在騙她,她也甘之如饴。
但直到死的那一天,她也沒聽到那句話,她此時也慶幸,幸好沒聽到那句話,如果聽到了,可能這輩子依舊還會在他的身邊,陪着他做着他眼中的自己。
……
這個時間段,圖書館沒什麼人,就有幾個情侶在角落裡上自習加約會。
程遙也找了個角落位置,拿出書,開始從頭複習專業課的知識。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圖書館的小情侶們也去吃飯了,程遙依舊看得認真。
她們這個系,别的不多,就是背的多,古今中外都有一堆要背的。
還好她上輩子都背過一遍,如今再看輕松了不少。
程遙大概翻完一本後,拿起了一旁的古代漢語,随手翻了翻,突然有一張卡片掉了出來。
卡片是藍色的,上面有手繪的紅色玫瑰,中間寫着三行詩: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拿着卡片,程遙突然笑了,她不愧是學漢語言文學的,寫個情書都要抄個詩經。
當初為什麼寫來着?好像是跟殷铖表白的前一天……
那是節古代漢語課,老師說現代人跟古人比到底落了下乘,要說浪漫,古代詩人是最浪漫的一群人,詩詞裡的字字句句充滿了不落俗套的表達。
程遙因為第二天要鼓起勇氣表白,往常覺得沒什麼的話,瞬間聽了進去,然後就絞盡腦汁的寫出了這樣三句話,簡單翻譯成現代的話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打算如果到時候表白太緊張的話,她就遞卡片。
不過第二天因為緊張,到底是忘了拿出來,所以也就沒用上。
現在再看,也沒什麼感覺了,隻是感歎一句,那時候真傻,傻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