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晌午時,昌平公主給孫兒寬完心,李昂走後,昌平公主歎了口氣,身邊伺候的嬷嬷說:“公主,小少爺孝心也有志氣,等小少爺大了,定是前途無憂。”
“昂兒年紀小都能看出李家不行了。”昌平公主不是埋怨性子,說完便又道:“我活長久些,能多護着些昂兒。”
公主封号不能沿襲,昌平公主一旦仙去,那李府就是尋常普通的府邸了。
太祖長子汧陽王這一支都沒趕上好時候,汧陽王是死後追封,昌平公主嫁人嫁的早,當時李家就是尋常人家,丈夫是個學問平平讀書人,後來太祖建國稱帝,各種追封加封,李家靠着昌平公主起來了些。
但李家子弟都不太行,當官才能平平不說,還有些庸懦糊塗,驸馬曾酒後捅過簍子,吓得臉色慘白大病一場,之後便辭官在府中躲清閑,他這一退,兒子也沒能頂起來。
那時候太祖頗為疼愛長子這一脈,昌平公主在盛都還是有些地位體面的。不過龍椅上坐的換了一位又一位,到如今,昌平公主大兒子随她丈夫,無能怯懦,好在沒染上其他壞毛病。
盛都那些宗室,有的子弟纨绔,玩玉石古玩更甚賭起來。
二兒子才幹平平,也有些膽小——李家的男人膽子都小,好在是知道家中空有富貴名頭,老老實實在太平寺做個閑散職位。
俸祿不多,好歹在衙門裡待着,有個官當,不是真白身。
“今日昂兒站出來,有膽量,這就夠了。”昌平公主還是很高興的,孫兒比她生的那兩個兒子強。
結果到了下午,在太平寺做典簿的二兒子李童回來了,急急忙忙,臉頰還有些薄紅,沾着幾分醉意但眼底十分明亮。
“母親,兒子升職了。”李童進來給母親報喜。他無能,知道這些年都靠着母親嫁妝度日,實屬不孝。
昌平公主午睡才醒,聽完看向身邊伺候嬷嬷,懵懵然的。
李童見狀心裡難過,跪地給母親磕頭,一口氣原原本本說完:“今日聖上召見兒子,提及昂兒,說今日昂兒宮學之中聰慧清明,便想起我來……”
“明日便要去戶部報道,太平寺同僚聽聞後跟兒子道喜,勸了幾杯薄酒。”
不然還能早點回來。
昌平公主聽完立即反應過來,聖上給兒子升職,并不是因為二兒子才幹——李童她生的,沒有才幹這回事。
“因為昂兒替許多福說了話。”昌平公主立即想到早上宮學的事,隻是沒想到孫兒替許多福說了一句話,聖上真的記下了。
很是啞然。
李童還沒笨到這地步,點點頭,“兒子知道。”他也算是九千歲派系了,今日看聖上龍顔,好像是默許的,但明面上不提,他還要再琢磨琢磨。
不管怎麼說,李童升職這是天大的喜訊,那可是有實權的戶部啊。為此昌平公主給下人賞了半個月的月銀,府中一片欣喜,比過年還熱鬧。
李昂得知後,小臉高興,默默想:以後上學他要多跟許多福玩,即便是被其他宗室子弟嘲笑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出宮路上,許小滿就想明白李童升職這事,他也不是真愣子,雖然不愛讀書寫不出來錦繡文章但也識字,那些年仲珵老抓着他要給他教字,寫不好了還罰他——
不提這些。
仲珵是想給他拉幫結派,除了東廠他的地盤,好像還想在朝中文官那兒插一插棋子……至于目的為何,許小滿還沒想明白,但不重要。
仲珵不會害他的。
李童升職當日盛都各府都傳遍了,究其背後原因,那肯定不是因為聖上想起和昌平公主這位堂姐的情分——
甯武帝不是這種人。
“那就是突然看中了李童才學?”
“……李童常年太平寺待着,從七品的小官,連進左殿的身份都沒有,哪裡有機會面見聖顔?還看中了他的才學。”真是把人大牙要笑掉了。
“而且去哪裡不好,什麼時候升不好,非要挑今日這個時候,又是補的明刈的缺,明刈昨日才被抓,證據沒出來,還沒撸官職呢,聖上這是明晃晃信了東廠。”
“還有今日宮學,田文賀打了許多福。”
“我聽說是許多福先動的手——”
“不管誰先動的手,聖意如何現下不是很清楚了嗎。”
“聽說今日趙二喜在崇明大殿問前因後果,先是田文賀身邊那群玩的好的說話,趙二喜問了好幾次,最後李昂站出來了……”
“李昂?李童兒子,你這番話,總不會想說,當今聖上是看在李昂偏幫許多福說話才給他老子升了官吧?!”
朝廷官員調動又不是兒戲——
“那你說,為何,李童可沒什麼才華。”
“……”
莫不是真因為這個?
聖上信任看重許小滿,連帶着對許小滿的義子都如此偏幫?不會吧。
都說帝王無情,先帝抄殺發妻娘家滿門,其兒子仲瑞恨不得按死其他兄弟,如今這位倒是重情重義對個太監内侍封官看重,這——太過匪夷所思了。
官場人想的複雜,說是七巧玲珑心都不為過,商量了一通,避開了‘簡單正确答案’——甯武帝就是為了給許多福撐腰,反正就是個小官,考校過李童就放下去試試,不行了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