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梨晝晝
系統沒想到宿主就算丢失了情感能力,居然也會正面回擊自己不喜歡的人。
“這很奇怪嗎?”燕肆淡淡地說:“我隻是感覺不到喜怒哀樂,并不代表我就變成了包子,能随便被人欺負。”
他直起身,注意到周遭人群的視線都不約而同落在了自己身上。
燕肆視若無睹,坐在長椅上休息,側首,掃了眼公立的顯示屏,在一衆外國人名字中,“蝙蝠”出現在下一組試跑名單中。
馬上就到他了。
熟悉路線的機會隻有一次,他得珍惜。
再次聽到主持人員的口哨聲,燕肆看向起跑線,便捕捉到那個意大利人的身影,竟也在其中。
滑輪聲升起。
在群衆慷慨激昂的歡呼聲口哨聲中,原本還觀察賽道變化的燕肆,目光卻逐漸停留在了那個馬爾科身上。
……馬爾科确實如他所說的那樣厲害。
和其他人不同,馬爾科并沒把握這次僅有的機會去熟悉賽道,而是直接當成正式比賽來進行。
從第一個落坡點開始,他就蓄力加速,迅速拉開了與其他滑手的距離,3.2公裡的比賽路段,他用了6分15秒就結束了試跑。
“我草,不愧是大神選手!!!”
“這麼蜿蜒的賽道,第一次跑就用了這麼标準的時間!”
“我總感覺這次公開賽第一名要被内定了。”
周圍響起一片震撼與崇拜聲,燕肆也不由得挑眉。
雖然6分15秒算不上是多快的速度,但前提是,馬爾科從未試跑過,便能零失誤的通過。而在開頭就能迅速拉開與其他人的距離,也象征着他的上限不僅在此。
好像……有點有趣啊。
或許是受到了馬爾科的沖擊,跟他同組的滑手也紛紛提速起來,十分鐘後就輪到燕肆那組試跑。
“請試跑選手在起跑線後準備。”
燕肆熱身完畢。
戴好護具和全盔,便來到起跑線準備。
澤山作為風景區,景色宜人,彎道豐富。
路的腳下,綿亘的山林猶如翠綠色的海浪般此起彼伏,而作為滑手的他們,腳下的長闆便猶如能保命的一葉扁舟,帶領冒險家抵達目的地。
将風景秀麗的賽道納入眼簾,燕肆一瞬不瞬注視着前方灰白色的道路。
随着主持人員發号施令,很快,身體便做出反應——
在山腳下觀看比賽的白鲨幾人,紛紛喊道:“快看,輪到小蝙蝠了,他下來了!”
“畢竟他是新手……希望他不會緊張。”
“試跑隻要不出錯,基本前五十不會跑。”
……
“诶?等下,他在幹嘛??”
白鲨懷疑是不是自己看錯了,為什麼燕肆會滑得這麼慢!??連壓風都很敷衍的樣子。
不僅她,山上其餘的人也将燕肆的動作給看得一清二楚。
他沒選擇像大部分滑手那樣,勻速前進,勘測坡度與彎道;也不像那些經驗豐富的頭部選手,一上來就加速,走一遍過場。
而是選擇如同剛學會走路的幼兒,緩慢行駛過這片盤山路段。
燕肆有意滑得很慢,慢到前面的滑手将他甩開近六百米。
而他卻面色冷靜,專心緻志地記住路上所經過的每一個彎道、标志路,甚至每一寸路面通過輪子與闆面,傳來的細微感受。
系統也困惑他的做法。
燕肆給的解釋卻很簡單:“我的實踐經驗太少了。”
是了,其他滑手無論是快速還是勻速,都基于他們本身有良好的速降經驗,有足夠的經驗與技術積累。
而燕肆接觸長闆速降無非三十天。
在這一個月裡,除了熟練掌握基礎以外,什麼也沒有,所以他隻能依靠對地形的觀察,将其牢記于心,來彌補自己的流暢性和速度線。
燕肆回憶起在刺險長闆看到的微博,據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此次賽段包含了【2段直線加速、3個高難度s型彎道,一個加速彎道】
長闆與他掠過灰白色水泥路。
注意到,比賽的路段先是進行一段直線加速,一個s型彎道,再次直線加速,兩個s型彎道,最後是加速彎道……
這些都沒問題,唯獨被安排在距離終點最後一截的【加速彎道】——它的切入點很獨特,有個明顯需要向上的小坡。
向上,而不是向下。
在末尾出現的它,坡度、角度極其刁鑽,考量着滑手的體力支配,但這也意味這會是最後一個競速沖刺點。
哪怕從未接觸過如此曲折的道路,燕肆仍舊不慌不忙,将細節一一記入腦海。
直到他通過加速彎道,從坡上加速而下,一根明晃晃的路障橫在道路的中心。
路障?
為什麼這裡會有橫卧在路面上的路障?
在山上因草木遮擋,燕肆并未能觀察賽段全貌,也是這時才知道在末尾沖刺階段,還會有一道路障橫截。